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刚和普京谈完话,特朗普就台湾问题打包票,4年内中国不会武统?

历史有点冷 · 4 天前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8月16日的美俄元首会晤前,特朗普又提到了中国,在“空军一号”专机上表态:担任总统的4年期间中国大陆并不会对台湾发起行动。
而就在前一天,8月1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最新《印太战略简报》显示,过去一年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开支缩减了12%,部署在冲绳的陆战队人数从1.8万降至1.2万。

但台湾问题这根紧绷的弦,真能靠特朗普的“四年包票”松下来吗?
2024年底,美军开始悄然调整全球部署。
冲绳基地的F-35战机中队在2025年6月被调回夏威夷,紧接着,关岛的雷达侦察站关闭了一半。最新资料显示,到今年8月,美军在亚太的驻军规模已降至10年低点。

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军事专家说,这不是美军自愿撤退,而是被逼的。
中国这几年卯足了劲搞军事科技,2024年服役的“东风-26C”反舰弹道导弹号称“航母杀手”,射程覆盖关岛海域,逼得美军只能从冲绳后撤到夏威夷,甚至部分部队撤回本土。
就像下棋,中国硬生生把棋盘推到美国家门口,原先的岛链封锁线成了摆设。

冲绳美军司令2025年7月的内部报告用“前沿已不可守”形容现状,简单说,再赖在那儿只会变成活靶子。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军后撤不是单纯的防御调整。
2025年5月,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公开发表言论,扬言要“强化自卫反击能力”,结果美国共和党内部立刻炸锅。

特朗普团队公开批评赖清德“搅乱大局”,甚至有幕僚私下吐槽“这家伙搞不清时代潮流”。
原先共和党挺台当局,是想卡住中国崛起,但现在中美关系正从冰冻期回暖。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2025年初双方签了份《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放开部分芯片市场,美国企业乐得开怀,谁还愿为台湾闹腾得罪金主爸爸?

美军后撤一半是为了自保,另一半是给赖清德递信号:别仗着美国撑腰就“花样作死”。
特朗普团队私下放话,台当局再挑衅就是打共和党的脸。
特朗普刚在“空军一号”上“打包票”,就被《联合早报》抓到。8月12日他结束赫尔辛基密谈,返程飞机上一句承诺被记者记下。

普京谈了什么?没人曝光细节,但外交圈猜测是乌克兰或能源问题。特朗普选择这时间点发声,巧得离谱。
赫尔辛基对话是战略试探,回美国立马“安慰”台湾问题,明摆着向中国递橄榄枝。
有分析戏称“特朗普的打包票像开空头支票”,但背后逻辑清晰:共和党现在巴不得台海风平浪静,好让中美贸易重新上桌。

赖清德若看不懂信号,特朗普团队真可能拿他开刀。
特朗普的“四年包票”一出,赖清德办公室当天回应“感谢美国支持”,却被共和党人呛声“自作多情”。
2025年4月民调显示,美国选民最关心通胀问题,台湾问题在民调中排名垫底。

特朗普的共和党盟友说透实话:“中国武统?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没必要惹这摊浑水。”
据2025年7月中国商务部报告显示,中美贸易额比去年涨了15%,科技合作项目翻了倍,台湾问题早不是绊脚石,反而成了筹码。
不过,特朗普应该明白,大陆政府的底线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是任何势力、任何国家、任何人的筹码。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8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强调“台海和平是底线,外力介入必反制”。
特朗普的言论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轻描淡写评论为“非正式表态”,但私下有官员承认“美方姿态有建设性”。
2025年军力报告显示,解放军东部战区新增两艘航母,导弹部署覆盖台湾全岛。说白了,中国不武统不是不敢,是看时机。

因此,现实是中国用实力逼美退让,特朗普的“四年保证”是缓和信号,但中国官方立场坚如磐石:台独势力不除,武力选项不撤。
赖清德再闹腾,只会让共和党更不耐烦,逼美军撤得更远。
台海未来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统一。这是14亿中国人不可动摇的民族意志与核心利益。

究竟是采取和平方式还是被迫动武,从根本上说只取决于一个变量: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者是否将局势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渊。
而中国在反分裂斗争上的意志、能力和资源储备从未被特朗普或任何美国政客的言论束缚过。
参考资料:
台海网:2025-08-20:厌美”“厌赖” 情绪双重夹杀下的民进党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