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普京宣布设立俄乌边境缓冲区的决策,标志着俄罗斯对乌战略从“特别军事行动”向系统性领土扩张的质变。这项计划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根植于俄罗斯历史的安全逻辑。俄罗斯和自己的敌人之间,必须有一道军事缓冲带。
这个思想从沙俄时代就已经有了,当时沙皇通过吞并芬兰建立北欧缓冲区;二战时期的互不侵犯条约也是军事缓冲区;冷战时期的东欧卫星国屏障也一样。
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说,军事缓冲带是一种“实控领土形式”。而现在乌东四州已经被普京看作俄罗斯本土,那么新的缓冲带就不能画在这里,应该画在新的边界上。而这个新的边界就是,尼古拉耶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中部四州。
此次俄方刻意模糊“老边界”与“新边界”的划分,并且有部分人员提出了100公里纵深缓冲区的设想,这项战略的技术内核是通过物理隔离彻底瓦解北约70公里射程火炮威胁,同时清除乌克兰的行政存在。
如果这套计划能成,那么俄控区将会从现有17%乌克兰领土翻倍至35%。看来,第一轮俄乌会谈时,俄罗斯人说“乌克兰不同意从乌东4州撤军,那下次我们就要8个州”,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当然,领土外交谈判,归根结底还得看拳头大不大,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拿不到。目前俄军的战略部署完美呼应八州目标:北方战线强攻苏梅-哈尔科夫走廊,既为屏障别尔哥罗德州,更为东进基辅保留跳板;东部战线在恰西夫亚尔的拉锯战,实质是为牵制乌军主力;南部扎波罗热方向的无人机消耗战,则在为最终夺取第聂伯河渡口创造条件。值得关注的是轻型化战术转型——摩托车突击连与全地形车的广泛使用,既能降低装甲损失,又适应乌克兰中部平原的地形特征。
俄罗斯机械化空降部队
这种“切香肠”战术在2025年夏季达至高潮:俄军同时在7个方向发起团级规模进攻,迫使乌军陷入“拆东补西”的困境。正如格拉祖诺夫等俄军事专家所言,敖德萨的夺取将使俄罗斯获得黑海绝对控制权,而尼古拉耶夫的占领可切断乌军南部补给线,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有一说一,我觉得俄罗斯的想法有可能不仅限于中部四州,最近梅德韦杰夫还提出了“缓冲区应扩至波兰边境”的极端主张,所以我猜测俄罗斯的想法很有可能是利用这种切香肠战术,逐步试探欧盟的底线,最终做到拿下整个乌克兰。
前段时间俄罗斯总统顾问安东·科比亚科夫在当地时间5月21日声称,1991年发生的苏联解体存在程序缺陷,因此苏联“在法律上仍然存在”,乌克兰危机也应被视作“内部事务”。所以我不得不怀疑,俄罗斯已经将这场战争的目标从局部冲突,变成了恢复苏联时期的领土,并为这件事情寻求合法性依据。
俄罗斯总统顾问安东·科比亚科夫
从某种角度上说,现在同意俄罗斯的要求停下战争,真的有可能是泽连斯基停止战争,保下除了乌东四州之外其他领土的最后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俄罗斯肯定会继续往前推进。届时乌克兰中部都有可能会被割让一半。至于西部和剩下一半的中部,就看现在分裂成了一地的欧盟能否在政治上达成共识,重启对乌克兰的援助了。如果做不到,继续内斗,那么俄罗斯肯定还会继续推进。
(消息来源:普京:俄罗斯决定在俄乌边境设立安全缓冲区——2025-05-23 06:42 中国新闻网)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