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届男篮亚洲杯的球迷,肯定对胡金秋“57投44中” 这个成绩印象特别深刻。很多人都在谈,这组投篮命中率高达77.2% 的数据,不只是漂亮,这是否代表周琦时代结束,胡金秋正被“官方认证”发文“俱乐部生涯,从新秀到领袖的蜕变”。
这背后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别着急,下面用4组关键数据和真实场景,带你看清楚,胡金秋凭什么成为中国新老大的原因。
别的先不说,单看57投44中、77.2%的命中率 ,不仅亚洲杯历史都罕见,就算放到国际赛场,这也是绝对内线顶级水准。
过去一个赛季,CBA内线顶级中锋大多徘徊在60%左右,胡金秋硬是提升了十几个百分点 。这说明什么?不仅仅是手稳,更代表他在高压环境下的冷静和效率。
全队都得靠他拉开空间,队友传球信心也大了很多。每当中国男篮陷入得分荒,胡金秋总能用低位脚步、顺下吃饼或者外线投篮,稳定地把球放进篮筐。这就是新核心该有的样子——关键时刻,从来不隐身。
在今年亚洲杯,胡金秋场均16.5分、9.2个篮板 ,这两项全队第一。很多人印象中,周琦一直是内线核心,但实际数据说明,胡金秋正在全方位接管中国男篮的内线大旗。
不光如此,细看比赛,胡金秋在攻防两端的站位、挡拆落点、二次进攻都是顶级。他不但能低位背身强打,还能拉出来三分线外帮队友做掩护,再顺下接球终结。
去年中国男篮之所以被吐槽“内线无核”,最大问题其实是进攻端站不住,没人能像胡金秋这样打满24.5分钟 还保持高效率。
老一代球迷都知道,胡金秋过去属于“吃饼型中锋”,低位脚步和篮下终结不错,但是外线投篮一般。但亚洲杯决赛阶段,他突然进化得让人惊讶。
单场三分6中4,关键时刻还罚球全中 ,完美化解了对方针对性包夹和罚球战术。
这种升级打法,其实是中国男篮一直缺的东西。看看国际主流崛起中锋,谁不是能拉出来帮队友拉开空间,再抓机会杀进篮下终结?
胡金秋现在基本全能,能做传统五号位的活,还能帮后卫拉开外线,这可比周琦靠中远距离和脚步单打的模式灵活太多了。
最让人服气的一点,其实不是网友评价,而是中国国家队官方社媒都直接把‘领袖’给写出来了 。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只要你能在赛场上扛住压力、用硬实力砍下数据,谁能站出来谁就能被官方认可。
这和近几年“谁是核心”网络争论不同,在新周期,胡金秋真的已经坐稳了中国男篮新旗帜的位置。有官方盖章,球迷和队友的认可自然水到渠成。
很多球迷还没习惯,觉得周琦身高臂展好、护筐和顶级封盖一直都很突出。但过去一年,伤病影响真太大,周琦在亚洲杯前已经提前退出 ,没有跟队出征。
而胡金秋带领新阵容一路杀进决赛,不但自己砍下高分,还带火了全队的士气。主教练、官方都默认了这场“权力更迭”。
别小看这个变化,中国男篮每一代的“更替”,其实都离不开球员自身的进步加上成绩的说话。从姚明到易建联,如今轮到胡金秋,这才叫“一代一代有新人,后浪拍死前浪”。
篮球场上技术再好,也怕关键时刻顶不住。胡金秋今年之所以让人服气,除了数据恐怖,更重要是心理真的硬。压力大、比分焦灼,他越打越沉稳 ,罚球、三分、篮板没有一项虚的。
对比一下这些年周琦在国家队、大赛里的短板——越是压力大越容易掉链子,被球迷诟病的也正是这点。所以球迷口中的“再见了,周琦”,其实是对中国男篮新核心的认可:拼的不光是身高和天赋,更是临场应变和担当。
现在再回头看57投44中、16.5+9.2的核心数据,确实没什么好争的,胡金秋已经成了中国男篮的“新门面”。亚洲杯夺亚、场上场下气质变化全是他带头,连官方都盖了章。
至于周琦,也不能说彻底“再见”,他的高度和防守依然宝贵,只是中国男篮终于有了更多选择。下一个周期,谁能持续高效、谁能稳定输出,谁就是中国篮球的“新领袖”。
这才是真正被官方和球迷认可的核心价值——不看过往,只凭现在与下一场球说话。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