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普京恐怕比谁都清楚,俄罗斯连打3年仗,有些事他也压不住了

枕猫 · 昨天 23:04
最近,普京突然松口,又是暗示和谈,又是提出听上去“让步”不小的方案,很多人觉得意外,这恰恰是信号——有些事,他真的快压不住了
普京这位政治强人,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在谈判桌上放低姿态?想当初,他对泽连斯基的评价是什么?“小丑”、“傀儡”,连总统的合法性都不承认。可到了现在,风向全变了,不仅愿意谈,还抛出了一个具体的“领土交换”方案:用彻底拿下顿涅茨克全境,换取俄军从苏梅、哈尔科夫撤出,同时冻结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战线
这话一出,等于把之前“乌东四州寸土不让”的调子给降了八度。这背后哪是妥协,分明就是无奈。打了三年,俄罗斯的家底到底还剩多少,普京心里比谁都清楚。
1.png

2024年俄罗斯GDP增长了4.1%,失失业率降到历史最低,军工产业跟打了鸡血一样,机床、机械制造增速动不动就10%往上。卢布对美元一度还逆势大涨。这景象,你说它“越打越富”,好像也没毛病。
但你得看这钱是哪来的,又花到哪去了。过去三年,克里姆林宫往国防订单里砸了超过20万亿卢布,光是2025年的国防预算,就预计高达13.5万亿卢布,占了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GDP占比更是冲到了6%。这是什么概念?快赶上当年拖垮苏联的水平了。
普京最近为啥要换掉绍伊古,让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当国防部长?说白了,就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得找个精打细算的管家,让每一颗子弹都花在刀刃上。
这套“战时经济”模式,短期内确实能把数据做得很好看。军工厂开足马力,招了三百多万人,失业率自然就下来了。但这是以牺牲整个国民经济为代价的。军工复合体就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把全社会的资金、劳动力、资源全都吸了过去
结果呢?生产出来的全是坦克大炮,老百姓不能拿炮弹去超市换面包。民用工业因为缺人、缺钱、缺零件,大面积萎缩。根据俄罗斯央行最新的数据,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已经掉到了可怜的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预测全年增长可能只有0.9%。
2.png

军工那点虚火,根本带不动全局。工资涨的那点钱,全被物价涨幅给吃干抹净了。这种“繁荣”,就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经济上的压力只是一个方面,更让普京头疼的是,他过去二十多年苦心经营的稳定局面,也开始松动了。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普京结束了90年代的混乱,提供了一种“稳定”。但这种稳定,是建立在一系列妥协和隐患之上的。
过去那些看莫斯科脸色行事的“小兄弟”,心思也活络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控制外高加索,一直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玩平衡,利用纳卡地区的争端,两头拿捏。结果现在俄罗斯在乌克兰打得吃力,阿塞拜疆立刻翻脸。不仅公然违背俄罗斯的禁令,给乌克兰输送天然气,甚至乌克兰战场上都出现了阿塞拜疆的雇佣兵。
还有中亚五国,态度也越来越微妙,跟美国、欧洲眉来眼去。大家都不傻,看你俄罗斯实力不济,自然要为自己找后路。这种众叛亲离的趋势,才是对普京权威最大的侵蚀
所以,把经济困境和政治压力这两条线串起来,你就能明白普京为什么急着要一个“结果”了。他必须尽快结束战争,把资源从军工挪回到民生上,否则俄罗斯的经济真的可能重蹈苏联的覆辙。他也必须向外界展示力量,稳住那些摇摆不定的小弟,否则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将一落千丈。
3.png

这场仗,对乌克兰来说是灭顶之灾,国家被打成一片焦土,几代年轻人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流亡海外。
但俄罗斯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战争机器的空转正在掏空国家的未来。年轻人被大量征召入伍或进入军工厂,导致2025年的出生率跌到了200年来的最低点。没有了年轻人,国家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一个比战场失利更可怕的问题。
普京现在的目标非常现实,就是“及时止损”。他心里清楚,想完全吞下乌东四州,在经济和军事上都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地形复杂,乌军抵抗意志坚决,再打下去就是个无底洞。
所以,他现在的策略,就是集中所有力量,在底前彻底控制顿涅茨克州。一旦这个目标达成,他就可以加上已经控制的卢甘斯克,对国内宣布“解放顿巴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已经完成,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这时候再抛出“领土交换”方案,就有了操作空间。对普京来说,这可能是目前代价最小的“胜利”方式了。
说到底,战争打到第三年,比拼的早已不纯粹是军事实力,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消耗。普京这位强人,或许能在战术上取得一些成果,但面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也无能为力。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压力积攒到极点总会爆发。
4.png

他现在最怕的,不是泽连斯基,也不是北约,是俄罗斯国内这口快要压不住的压力锅。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战争可以输,但国家不能崩盘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