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为期3天的访印行程已经结束,然而莫迪政府“骑墙派”的作风让此次会晤成果大打折扣,对此,中方送给莫迪一句话:对美妥协的下场只有一个。印度做了什么引来中方意味深长的提醒?中印、美印关系又会如何发展呢?
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8月22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在新德里的一场活动中表示,美国对印度加征50% 的高昂关税,这是赤裸裸的关税霸凌,而沉默只会助涨霸凌者的气焰,中方将坚定的与印方站在一起,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系。
作为中国驻印大使,这番表态毫无疑问就是对印度的官方支持,而当下正值两国关系迈入微妙转折点,中方的支持会让印度更加坚定态度,“拥抱”发展中国家。
事实上,印度还是那个印度,面对利益的投机立场没有任何改变,当下的选择不过是美国将莫迪逼上了这条路罢了。
在“对等关税”打响初期,莫迪对特朗普还保留着一份期待,热情接待副总统万斯拖家带口的访问印度,还刻意对中国进行不疼不痒的试探性制裁。然而在印巴冲突爆发后,特朗普不仅袖手旁观,在中国出面调停之后还出来“抢功”,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是美国斡旋了印巴冲突,还不断戳印度被击落战机的伤疤。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美印关系有些微妙,印度因为稀土告罄的问题找中方谈合作,态度虽然有所软化,但依旧保持着对中方的戒备和傲慢,直到特朗普为了逼迫俄罗斯妥协,对俄油加征100%关税,并要对进口俄油的第三方加征对等“二级关税”,这才是印度彻底破防的关键所在。
要知道,俄乌冲突打了3年多,印度罕见保持中立的根本原因是它能够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倒手转卖赚取庞大利润。之前美国虽然不满,但碍于印度在“印太战略”的重要地位,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3年多相安无事,美国总统换了特朗普上台就要切断印度的暴利项目,这让爱财如命的莫迪无法接受。
然而特朗普的暴击还未结束,7月底宣布对印度加征25%关税,制裁已经生效;8月初又以“大规模购买俄油和武器装备”为由加征25%的额外关税,预计下周也要生效。
这就造成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威胁”,但对关税战打了4个多月,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关税也只有30%,还处于冻结状态。对比之下,印度50%的关税就是毁灭性打击,这让印度不得不重新思考在中美之间的抉择问题。
事实上,莫迪在特朗普插手印巴冲突之后就开始考虑双边关系,并逐步拉开和中国接触的序幕。6月底,莫迪派人出席了缺席多次的上合防长会,拉开对华示好的序幕;7月中旬,印度外长苏杰生5年来首次访问中国;
8月初,新德里高调宣布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并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的上合峰会;近期中印还在磋商边境贸易点的重启进程,王毅外长也到访印度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印关系能否迈入关键转折点已经成为焦点话题。
既然如此,中方也选择“添把火”,王毅外长前脚刚回国,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就挑明了美国关税战的本质,以“沉默会助涨霸凌者的气焰”来告诫印度,对美妥协是死路一条,和中国一道携手共抗霸权才能杀出一条生路。
尽管莫迪对“取代中国”抱有执念,但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妥协、反抗、等死,已经没有其他路可以选了。上合峰会召开已经开始倒计时,以中印统一战线的前提访华,相信莫迪此行能够得到不小的收获,而站在美国对立面的印度绝对是一个棘手的敌人,相信特朗普现在也为此头疼。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