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缅甸硬刚大清的下场:用透支国运做为赌注挑衅宗主国

史来如山倒 · 16 小时前
1.jpeg
暹罗国王(泰王国)给大清太上皇乾隆的上贡奏折
当一个蕞尔小国身边出现一个超级帝国时,它的生存法则只有两个字——躺平。
也就是顺从这个超级帝国,乖乖上供朝拜做,好好做一个藩属国,不能对宗主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企图。
以古代朝鲜为例,自唐宋以来,不论中华大地如何更迭朝代,它始终保持顺从宗主国的态度,所以我国每个朝代都很照顾这个藩属国。
当这些顺从的藩属国遭遇灾害或者外地入侵时,宗主国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实施救援,以确保藩属国的国家安全。
比如说明朝的万历皇帝,当接到朝鲜国王上奏的求援奏章后,立即调兵遣将前往该国与倭寇作战,确保朝鲜不被倭寇灭国。
越南同样如此,阮氏王朝发生叛乱难以平定时,宗主国大清同治皇帝派遣大将冯子材入越平叛,确保阮氏王朝政权在越南的统治地位。
然而有一个藩属国曾经极不安分,不但不朝贡宗主国,而且不惜赌上国运也要挑衅宗主国,最终透支了国运,落得个“永世不得翻身”的结果,它就是古代缅甸。


2.jpeg
缅甸贡榜王朝皇宫,藩属国皇宫的共同特点是不能使用明黄装饰
缅甸在古代曾经出现过一位雄主,即贡榜王朝的雍籍牙。贡榜王朝从1752年开始统治缅甸(乾隆十七年),国祚133年。
雍籍牙统一缅甸以后野心极度膨胀,主张中南半岛尽归缅甸统治,所以四处出兵发动战争。
曾一度攻占老挝王国、泰王国、印度曼尼普尔王国,势力范围几乎扩张整个中南半岛。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雍籍牙的儿子(次子)孟驳继位缅甸国王,他延续了雍籍牙的扩张野心,甚至胆大妄为到企图把狗爪伸向宗主国大清。
事实上贡榜王朝自1762年开始就已经停止向大清纳贡朝拜了,国王孟驳继位当年开始出兵进犯云南普洱地区。
云贵总督刘藻面对缅军入侵劫掠行为采取绥靖政策消极应战,在奏章中的理由是东南亚原始森林不利于大清军队作战,怕打不赢,乾隆皇帝十分不满。
随即撤换刘藻,调陕甘总督刘应据接任,并派遣大将明瑞率大军入缅作战,清缅战争爆发。
战事确实如前任总督刘藻所说的“打不赢”,因为东南亚的原始森林真的会“吃人”,清军主力部队是明瑞率领的5000八旗铁骑以及3000索伦兵。


3.jpeg
开始进入缅甸原始森林的中国远征军,现代化军队同样会被原始森林吞噬
这些主力部队在围剿缅军时因战伤亡人数不到100人(骑兵13人,步兵65人),然而非战斗减员却达到了3300人。
其中战斗力极其强悍的索伦兵死亡、失踪人数达到了2000余人,八旗铁骑1000余人。
原因是原始森林环境瘴气导致北方籍官兵大量染病死亡,而熟悉地形的缅军神出鬼没,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剿灭。
恶劣的作战环境最终导致清军主将明瑞战死,缅军惨胜。
乾隆皇帝接受了这个现实,决定与贡榜王朝和谈,条件是清军不再出兵进攻缅甸,而缅甸贡榜王朝称臣纳贡。
表面上缅甸贡榜王朝取得了战争胜利,并且获得清朝皇帝的册封,政权上得到了藩属国合法性。
实际上对清朝的军事行动消耗了缅甸整个王国的实力,失去了占领不久老挝、泰国等地,统一中南半岛的如意算盘就此落空。


4.jpeg
暹罗郑氏王朝的皇宫,由于缅甸用举国之力侵犯宗主国,导致暹罗国王成功复辟
自此,缅甸贡榜王朝开始衰落,国王孟驳死后,其地方势力开始割据统治,缅甸进入分裂时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贡榜王朝第7世国王孟概继位,随之遭到英国殖民者入侵,缅军被英军击败,国家即将沦陷。
贡榜王朝向宗主国大清上奏求援,道光皇帝未予理睬,只能割地赔款向英国求和,缅甸开启了半封建半殖民时代。
1885年(光绪十一年),英国殖民者要求缅甸全面推广种植罂粟,贡榜王朝国王没有同意。
英军旋即发动战争攻占缅甸大部分领土,光绪皇帝对该战争的态度是观望,甚至是默许英军行为。
得不到宗主国的庇护,贡榜王朝京师曼德勒于同年被英军攻陷,国王锡袍被俘,贡榜王朝自此灭亡,结束了133年的统治。


5.jpeg
正在罂粟田里劳作的缅甸农民,国运的极度透支源于清缅战争
作为曾经雄霸一方的贡榜王朝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蚍蜉撼树,以自己蕞尔小国弱小实力去挑衅身旁的超级帝国。
它想得到的既是宗主国对其藩属国的认可以确保政权合法性,又不想拿出对宗主国应有的顺从态度。
当宗主国真正对其放任不管时,它自己又没有能力掌控局势,最后落得四分五裂的悲惨结局,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国家都不会有崛起的希望,属于刷爆了自己几百年的国运信用卡了。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