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盯着莫迪政府,敢和巴基斯坦和谈,立马让他们掉入万劫不复深渊。
(14亿印度人盯着,莫迪根本不敢和谈)
最近这两天,莫迪政府从上到下接连拒绝与巴基斯坦深入谈判,再次对巴基斯坦公开展示强硬。
这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印巴停火后,巴基斯坦曾试图以“议题捆绑”的方式与印方重启对话。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几天前表示,未来印巴对话可聚焦克什米尔、水资源、贸易、反恐四大议题,沙特可作为双方的谈判场所。
夏巴兹这话可以说是相当客气,态度也十分诚恳。
然而,莫迪政府给脸不要脸,他们不仅没有顺着台阶下来,反而还“膨胀”了。
莫迪在一次公开活动中称,巴基斯坦必须为每一次“恐怖袭击”付出沉重代价,巴基斯坦的军队、经济将背负这一代价,巴方不会从印度河中获得任何一滴水,印度也不会与他们展开贸易与谈判。
莫迪这话说得很绝,也相当于回绝了巴方提议——印度绝对不会与巴方谈判。
(莫迪强调,绝不会与巴方谈判)
与此同时,同样是在这一天,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斥驳有关特朗普调解了印巴停火的说法。
苏杰生称,停火是双方直接沟通后的结果,且关键在于,是巴方5月10日主动通过军事热线发来停火请求,印方予以回应。
看看苏杰生这嘴巴多硬,明明在冲突中吃大亏的是印军,明明是印军没法再承担继续冲突的代价,然而到了他们口中,就成了巴基斯坦的主动求饶。
苏杰生还强调,当前停火是军事行动的“暂时休眠”,印度保留“对恐怖主义随时回应”的权利。
苏杰生这话,也相当于是变相地向印度民众解释了,为什么印军会突然停火。
最近这段时间,莫迪政府因为对巴停火的决定被骂惨了。
(莫迪政府的胜利宣传,让印度民众深信不疑印军赢了)
因为在莫迪政府的胜利宣传下,印度民众深信印军对巴作战节节胜利,不理解为何莫迪政府会突然停火,因而发起了一场针对莫迪政府的大规模网暴。
苏杰生这么解释,也是想平息这场网暴风波。
同时,再安抚印度民众,这只是暂时的停火,给印度民众一个心理安慰——印度想什么时候打回去就能什么时候打回去。
当前莫迪政府只是同意了停火,印度国内就闹成这样了。
如果再跟巴基斯坦和谈,不敢想印度国内会闹成什么样。14亿印度人一人一口唾沫,都可以把莫迪给“淹死”。
所以莫迪政府当前处境尴尬又进退两难,只能不断哄骗印度民众、拼命向各国宣传、在国内外都假装赢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莫迪政府会如此干脆地拒绝与巴方谈判,14亿印度人紧紧盯着,他们怎么敢对巴和谈?
印度国内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也是因为莫迪政府的“胜利宣传”太过火,造成印度国内的极端民粹情绪疯长,反过来又裹挟了他们的对外路线。
让他们跟巴基斯坦打也不是——因为打不过;谈也不是——因为不敢谈。
(苏杰生解释为什么停火)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等到印度国内舆论慢慢平息,莫迪政府可能才会悄悄找上巴方和谈。
毕竟他们总不能真的永远不给巴基斯坦一滴水吧?印度那些偷工减料的水库大坝撑得住吗?
印度河关乎着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命脉,虽然叫印度河,但却是妥妥的巴基斯坦母亲河,太过分了巴基斯坦也是会掀桌子的。
况且印度这么做,也违反了国际法和条约精神,国际社会也会为巴基斯坦声援,莫迪政府将面对更多舆论压力。
所以无论莫迪政府当前装的有多强硬,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其实不多,他们打不过巴基斯坦是事实,再继续打下去只会让自己更丢脸,只有对巴和谈才是出路。
(莫迪政府关闭多座印度河上游大坝,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莫迪政府的强硬表态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暴露了他们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困境——既无法在军事上压制巴基斯坦,又不敢在国内民粹浪潮下展现任何妥协。
现实是,克什米尔的冲突不会因嘴硬而消失,印度河的水资源争端也不会因他们拒绝谈判而解决。
如果莫迪政府继续沉迷于“强硬人设“”,最终只会让印度陷入更深的孤立——国际社会不会容忍长期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巴基斯坦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届时国内外的压力一起爆发,那才是印度真正的灾难。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