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多哈世乒赛男单决赛现场,中国选手王楚钦以4:1战胜巴西名将雨果·卡尔德拉诺,职业生涯首度捧起象征世乒赛最高荣誉的圣·勃莱德杯,这不仅是他个人首次在“三大赛”单打项目中登顶,更终结了外界对他“单打无冠”的质疑,然而,赛后接受采访时,这位25岁的国乒新星却意外谈及退役话题,王楚钦声称:“通过巴黎奥运会以后,自己对自己的这种职业生涯的规划,更多的可能是一个随心的一个感觉,无论我走到了哪里,可能在我退役的那一刻,我做到了每天全力以赴就好了。”
王楚钦的此番夺冠,被外界视为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失利的“自我救赎”,在当时,作为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在奥运会上身兼混双、男单、男团三项重任,却在男单32强赛中爆冷以2:4不敌瑞典选手莫雷加德,止步首轮,这场失利一度让他陷入舆论漩涡;赛后,外界猜测失利原因众说纷纭,从“球拍被踩断”的意外到心理压力过大的质疑层出不穷,但王楚钦在后续采访中坦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未能适应三项赛事的强度”,在奥运的高强度赛程下,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均未调整至最佳。尽管巴黎奥运会上,他与孙颖莎搭档摘得混双金牌,并随男团再夺一金,但男单的失利仍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心结”,这一挫折不仅暴露了兼项选手的体能分配难题,也让王楚钦深刻体会到顶尖运动员需承受的“如履薄冰”的压力
从巴黎到多哈,王楚钦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心态与技术的双重蜕变,本届世乒赛,他一路过关斩将,先后逆转法国选手西蒙·高茨、复仇奥运“苦主”莫雷加德,并在决赛中以凌厉攻势击溃曾在一个月前澳门世界杯击败自己的雨果,夺冠后,他仰天大笑,指向球衣背后的名字与胸前的国旗;更令人动容的是,王楚钦在赛后采访中首次公开谈及对马龙、樊振东等前辈的敬意,“这一刻才懂龙队和东哥有多难”,他坦言,过去对前辈们长期保持巅峰的成就“懵懂无知”,直到自己成为“被冲击者”,才真正理解扛起国乒大旗所需的心理韧性与技术稳定性
当记者问及未来规划时,王楚钦却抛出一段意味深长的回应:“通过巴黎奥运会以后,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多是一种随心的感觉,无论走到哪里,退役的那一刻只要做到每天全力以赴就好了。”这番言论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折射出他对竞技体育本质的深刻领悟,荣耀与压力并存,唯有专注当下才能抵御外界的纷扰。事实上,王楚钦的“退役感言”并非消极信号,而是对职业生涯的清醒认知,过去世界第一的头衔并非终点,而是“冲击冠军的起点”,并强调新生代选手的崛起是项目发展的必然,这种开放的心态,既是对个人定位的精准把握,亦是对国乒传承使命的主动担当
多哈世乒赛的夺冠,标志着王楚钦正式跻身国乒核心领袖行列,总教练王皓评价其“心理与技术已达顶尖”,而他在逆境中展现的调整能力,如混双球拍风波后的快速专注、男单决赛的沉稳掌控,更印证了其“大心脏”特质;随着马龙退役、樊振东淡出一线,王楚钦需在洛杉矶周期扛起男队领军重任,这不仅需要他在赛场上延续统治力,更需在场外以榜样力量凝聚团队,正如他在多哈的宣言:“在大家质疑中国男队时,我想为队伍站出来。”
从巴黎的遗憾到多哈的辉煌,王楚钦用实力与韧性书写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成长史诗,未来的洛杉矶征程,或许将见证这位“左手将”从“突破者”向“定义者”的华丽转身,而无论结局如何,他已然证明:真正的冠军,从不畏惧直面挫折,更敢于在巅峰时思考远方的终点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