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5月26日披露,5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的米8直升机到库尔斯克州前线视察的时候,突遭乌军第92机械化旅46架无人机的围攻,幸好被俄军防空雷达及时发现,虽然惊心动魄但普京最终有惊无险。
当时普京乘坐的直升机编队刚进入库尔斯克空域,在北约卫星情报系统的实时帮助下,由土耳其"旗手"TB2和美国"弹簧刀"无人机组成的无人机群正从乌克兰方向袭来,快速逼近普京专机要对普京发起"斩首行动",空情显示屏上的光点"像夏夜的萤火虫一样密集"。俄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部署在边境的"铠甲S1"弹炮合一系统和S400防空导弹接连开火,很快将所有来袭无人机全部击落了。
遇袭次日,俄军对敖德萨港发动报复性打击,伊斯坎德尔导弹精确命中一艘载有上百个军火集装箱的货轮,现场升起的蘑菇云在30公里外都能看到。而乌克兰方面也不甘示弱,随即向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发射了12枚"圆点U"战术导弹,其中3枚落在乏燃料储存设施附近,引发国际原子能机构紧急关切。
此次袭击,普京虽有惊无险,但对俄罗斯的声誉也是一个重创,居然普京的行踪这么轻松地就这么暴露了,普京行踪是高度保密的事情,没想到普京的专机刚到库尔斯克上空,乌克兰就动手了,这说明俄罗斯内部的保密工作处理问题,甚至出了内鬼,说明俄罗斯高层还是有很多不满普京的人,欲除之而后快。俄乌战争这么三年多,有这么多的俄军高级将领被乌克兰暗杀,也说明俄罗斯自身的安全系统存在问题。
此次袭击,无论成功与否,都给泽连斯基的头上悬了一把刀,日后泽连斯基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事后普京“以牙还牙”,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斩断了乌克兰的无人机供给链,袭击了乌克兰的一艘集装箱船以及敖德萨港口集装箱仓库,100个集装箱的无人驾驶快艇、无人机和弹药等军用物资全部报废了,对于急需弹药的乌克兰军队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
当然,泽连斯基发起这么冒险的行动,也说明泽连斯基没有办法了,在做最后的困兽之斗。泽连斯基深知,打不打,自己的生命都将不保,唯有继续战斗,才能活下去,一旦俄乌战争结束,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就会结束,可能连生命都不存在。所以泽连斯基这次发动斩首行动,更像是政治姿态而非军事决策,不仅是个人抱着一种必死的信念发动此次袭击,也是通过制造新闻来维持西方的援助。
此次袭击,特朗普也认为他输了,而且认为自己是最大的输家。特朗普面对着福克斯新闻发脾气,他不清楚乌克兰为什么要搞这么大动作。不是说与普京"私交很好"吗?怎么发生如此严重的斩首行动,居然还不知道?那美国到底还能不能影响乌克兰?能不能管住乌克兰?特朗普多次骂拜登愚蠢,但是拜登都能牢牢掌控泽连斯基和乌克兰军队,怎么特朗普就控制不住,是不是非常丢人?
另外一点,前些天特朗普还在怒斥俄罗斯打击乌克兰首都,说一边谈判,一边还要向基辅和其他城市发射火箭,说他一点也不喜欢俄罗斯这么做,说要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不是在事发前72小时,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吹牛,说俄乌两国即将达成和平协议吗?没想到这次是乌克兰不听话,这个和平协议怎么可能达成?。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也令特朗普非常生气,如果普京被斩首了,或者受到无人机攻击,俄罗斯群龙无首,普京的心腹,俄罗斯几个掌握核按钮的大佬,动用核报复的可能性都有,那这个世界就乱套了。
在遇袭五天后,俄罗斯才通过电视访谈"不痛不痒"地披露此事,期间还穿插着防空部队领奖授勋的画面。俄罗斯这一招叫"后发制人",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既避免了引发国内恐慌,又为军事反击提供了借口。俄军随后在哈尔科夫方向发动攻势,恰好利用了乌军无人机部队休整补给的窗口期,就和2015年叙利亚危机时俄军"以退为进"一样。
这场斩首行动恰逢俄乌开启新一轮谈判的敏感时刻,双方在土耳其斡旋下刚完成千名战俘交换,没想到转眼间就又兵戎相见。由于乌克兰立法禁止与普京政府谈判,所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高调透露"和平协议备忘录",实际上是俄罗斯在"以战促和",边打边谈,不谈就打。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