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首例“性侵认定工伤”案引发广泛关注之际,受害人崔丽丽的丈夫首次站到媒体镜头前,用坚定的话语回应外界,为妻子撑起一片温暖的后盾。
2023年9月22日,这本是平常的一天,却成为崔丽丽人生的转折点。身为天津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销售总监的她,受公司指派前往杭州出差。在当晚的商务宴请上,公司实控人王某以“拓展客户”为由,不断劝崔丽丽喝酒。监控画面记录下令人痛心的一幕:醉酒后的崔丽丽意识模糊,被王某半抱半拖进电梯,王某的手还多次触碰她的隐私部位。进入酒店房间后,崔丽丽遭到了王某的性侵。
第二天醒来,崔丽丽发现衣服散落一地、床单有血迹,却对前一晚发生的事毫无记忆,她陷入自我怀疑。但在调取酒店监控,听到隔壁房客录下的“不要”呼救声后,她颤抖着拨通了110报警电话。在丈夫的陪伴与支持下,崔丽丽勇敢地站出来,指证王某的罪行。2024年4月2日,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法律给了崔丽丽一个正义的判决。
然而,崔丽丽的苦难并未就此终结。2024年4月18日,公司以“未遵守请假制度、无故旷工”为由,将她强制开除。在崔丽丽申请工伤认定时,公司更是百般阻挠,律师跑到监狱找王某作证,称“宴请是私人活动”,还援引“醉酒不得认定工伤”条款,试图撇清责任。但司法机关明辨是非,认定醉酒是王某实施犯罪的“工具”,而非崔丽丽受害的原因。
在这艰难的维权路上,崔丽丽的丈夫始终不离不弃。他关闭自己的公司,24小时陪伴在妻子身边,成为她的“眼睛”和“双腿”;他作为妻子的代理人,参与相关刑事和民事诉讼,六次往返杭州配合调查,整理出厚达300页的证据册;为符合工伤认定中“专业机构12次治疗”的尺度,他陪妻子在安定医院接受系统治疗。
面对部分网友“劝离婚”的言论,崔丽丽的丈夫言辞恳切地回应:“99.99%的人都会支持自己的爱人,劝离婚的人是当笑话在看,说话不经过大脑。假如你的孩子受到校园霸凌,你会把他遗弃吗?”这番话获得23万点赞,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与认可。
值得欣慰的是,2024年12月3日,天津市津南区人社局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明确“因公外出期间的休息场所属于工作场所延伸”,将崔丽丽患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伤害纳入工伤范畴,判定“醉酒状态不免除企业工伤责任” ,开创了中国司法史上“职场性侵致精神伤害认定工伤”的先例。2025年7月16日,法院二审驳回公司上诉,维持工伤认定;8月11日,劳动仲裁裁决公司支付113万元(含停工留薪期工资80万、医疗费33万)。
这起案件不仅为崔丽丽讨回了公道,更推动了社会对职场安全与女性权益掩护的关注。如今,涉事公司被责令建立“职场安全员”制度;全国人大法工委正起草《职场反性侵条例》;崔丽丽开设的“职场求生地图”专栏获500万次浏览,她拍摄的《被侵害后72小时》纪录片,成为高校法学院必修课素材。
崔丽丽的丈夫用行动证明,爱与支持能给予受害者对抗不公的力量。在这场与偏见、不公的战斗中,他们的坚持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与正义的曙光,也为更多职场女性维权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