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那晚我守着电视,就为了看毛晓彤到底能美成啥样。
结果她刚走到林间,红裙子一闪,我直接原地愣住——那颜色像把故宫的墙劈成一片穿身上,白毛衣又软得像刚蒸好的年糕。
下一秒镜头扫过裙摆,暗纹里蹦出“福”字,我奶在沙发上喊:这绣活比我嫁妆还细!
两分钟不到,我妈已经掏出手机搜同款,页面卡到404。89块的小花发饰,眨眼没了,客服只会复读“补货中”。
我冷笑,补啥啊,设计师张突然早把72小时手绣的苏绣锁进保险柜,连根线头都没留。
闺蜜群里有人甩链接:针织衫+红半装模板,搜索量飙380%,我回她:别搜了,那红是特调,RGB值调了127次,复制粘贴只能得到村头婚庆布。
更离谱的是,她随手捏的那只丑萌陶艺,被央视抱走去慈善拍。
我盯着特写,泥巴上指甲印还在,官方说这叫“艺术助农”,拍下的钱给村里娃买画笔。
我脑子里立刻冒出画面:小学生用沾着泥巴的笔,画一条同款红裙,颜色怎么调都差一截,急得直哭。
哭啥,这才是真传承——让下一代早早明白,好东西根本抄不来。
导演组补刀:林间晨光是人造的,2000盏LED排一夜,雨伞用光学级PC板,只为让她抬头那秒,光刚好淌进瞳孔。
我翻白眼,原来我感动的“自然”,全是人民币的味道。
可也正因如此,才够真实:美从来不是随手捡,是有人肯为两秒镜头熬整个通宵。
结尾我就一句:想复制毛晓彤,先问问自己有没有72小时不眨眼的手,和敢把故宫红披身上的胆。
抄得走颜色,抄不走那口真气,散了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