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口音+威尼斯影后”,这八个字放一起就够炸裂。
辛芷蕾自己都说:“我以为来打酱油,结果奖杯直接砸手里。
”
——
小时候在辽宁鞍山,爸妈常年在工地,她跟奶奶守着一台雪花屏电视。
别人看动画片,她盯着港片里的林青霞,偷偷学甩头发。
中专念服装设计,结业去广州档口画T恤印花,日薪80块。
甄子丹来选动作片配角,一眼相中她“眼神带刀”,当场塞了张名片。
那张名片她揣了半年,才鼓起勇气去北京,半路出家考中戏,全班年纪最大,台词课被老师骂哭,回宿舍啃冷馒头继续练。
——
《绣春刀》里她只有七分钟戏份,一句“师兄,刀给我”让剪辑师反复拉片。
真正翻身是《如懿传》的“嘉贵妃”,试镜时她往指甲缝里塞了辣椒,疼得直抽气,导演以为她天生阴狠。
《繁花》更绝,王家卫让她在雨里走二十遍,她边走边骂街,骂完继续走,最后剪出来成了“最美走路戏”。
王家卫私下说:“这姑娘够狠,对自己比对角色还狠。
”
——
威尼斯颁奖那晚,赵涛在评委席拍桌子:“不给她全票,我退赛!
”
电影自己豆瓣才6.4,但外媒影评人狂吹:“她的脸一出现,镜头自带故事。
”
后台采访,张颂文被拍到“黑脸”,其实他只是饿到低血糖,后来还发微博祝贺:“辛老师,欠我一顿东北烧烤。
”
——
别以为她只会演戏。
话剧《初步举证》连演四十场,嗓子哑到说不出话,下台直接打封闭针。
香奈儿把她当亲闺女,新季高定刚发布,她穿着就去了菜市场,被拍成热搜“最接地气代言”。
接下来要自导自演一部女性犯罪片,剧本写了三年,原型是她妈妈工地上的女工友。
——
业内现在流行一句话:“85花别比流量了,先追上辛芷蕾的眼神。
”
她倒挺清醒:“奖杯拿回家给奶奶当擀面杖,戏还得一部部拍。
”
从鞍山出租屋到威尼斯红毯,她走了十四年。
下次再有人说“东北女孩只能演喜剧”,直接把这篇甩过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