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刚砸1420亿买美军火,沙特突然转向中国!特朗普还没反应过来

名城雨 · 前天 09:37
沙特王储刚在利雅得签下1420亿美元军购大单,转身就派农业大臣飞抵北京敲定57项农产品协议——这波操作直接把中东地缘政治玩成了"左右开弓"的竞技场。
1.jpeg

老特乐开了花:千亿军火定心丸

美国人那头,确实有理由高兴,一千多亿美元,这可是实打实的巨额订单,这意味着美国本土无数工人有了活干,多家军工巨头能赚得盆满钵满,技术研发也能更进一步。
从华盛顿的视角看,这笔买卖更是政治上的成功,它似乎再次宣告,尽管国际格局风云变幻,沙特这个重要的产油国和地缘政治支点,依然牢牢地站在美国一边,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也通过这次声势浩大的军售,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在他们的剧本里,这简直就是一出完美的盟友强化和利益收割大戏。
2.jpeg

尤其对特朗普这样的商人总统来说,什么外交辞令、历史情谊,都不如合同上的数字来得实在,千亿美元的大单,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
他也许觉得,只要手里攥着这种级别的军购合同,沙特的安全和忠诚,也就一并打包送到了美国手中,这种直接、甚至略显粗暴的利益交换模式,构成了他中东政策的重要基石。
3.jpeg

沙特王爷转身:两百亿种地去了

这边特朗普的飞机大概刚飞离沙特领空没多久,另一边厢,沙特就悄没声地放出大招了,他们没闲着庆祝,而是派出环境、水利和农业大臣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直奔北京,这一趟,可不是去拉家常的,是去签协议的。
一口气签了57项农业合作协议,总价值接近二百七十亿人民币,这数字虽然没有军火单那么扎眼,但这性质,可就耐人寻味了。
4.jpeg

想想那个画面:前一天还在跟美国人敲定如何买更先进的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第二天就跑到中国来,讨论怎么节水种地、怎么养殖灌溉了,而且,这也不是随便签几个谅解备忘录,是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投资和合作项目。
这种前后脚、甚至可以说是无缝衔接的动作,着实让外界特别是美国有些摸不着头脑,沙特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刚买了你的刀枪剑戟,转头就跟另一个大国研究柴米油盐?
5.jpeg

别把鸡蛋放一篮子:沙特的心思

其实,剥开这层表象,沙特的心思并不复杂,核心就八个字: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沙特在中东几乎是铁板一块地跟着美国走,美国在沙特驻军,提供安全保护,两国在中东事务上,基本是同声同气,沙特也乐于享受这种保护伞下的安逸。
但这几年的国际风向变了,特别是美国“优先”的大旗一竖起来,沙特慢慢尝到了一些不太舒服的滋味。
6.jpeg

特朗普的风格,就像个精明的生意人,一切明码标价,赤裸裸的利益为王,以前那种你侬我侬的盟友情分,在他这里显得没那么重要,比如伊朗问题,一直是沙特的头等大事。
美国一会儿要撕毁核协议,对伊朗极限施压,一会儿又似乎在抛媚眼,想跟伊朗重启谈判,这种飘忽不定的态度,让视伊朗为生死仇敌的沙特如鲠在喉,觉得美国太不靠谱,靠山不稳,再加上美国自己成了油气出口大国后,对欧佩克这个“石油俱乐部”指指点点,老是敲打沙特要增产降价,让沙特感觉自己的“石油大国”地位受到了轻视,这面子往哪儿搁?
7.jpeg

不光买石油:中国工具箱真香

这种被当成棋子甚至被“提款机”的感觉,让沙特开始警醒:过于依赖一个盟友,风险太大,一旦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调整政策,沙特就可能瞬间变得被动甚至危险,所以,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就成了必然选择。
那为什么沙特这次军购大单后,紧接着选择向中国靠拢呢?这里面,中国提供的价值,是美国给不了的。
8.png

首先,中国是沙特石油无可争议的最大买家,这是两国合作最坚实的底座,能源关系盘根错节,是谁都绕不开、离不了的,对沙特来说,稳住中国这个超级大客户,就是稳住了自己的经济命脉,但这只是表层。
往深了说,沙特正全力推动“2030愿景”,也就是摆脱石油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转型,他们清楚,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或者不再是世界能源的主角,未来在哪儿?就在发展其他产业,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制造、数字技术、农业技术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能力,中国能提供沙特转型最需要的“工具箱”。
9.png

看看沙特和中国在沙特延布合作建设的产业园,那里不是炼油厂,而是化工厂、新材料厂,甚至是组装生产线,沙特要的是借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把国家从“卖油的”变成“搞工业的”。
这跟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双方都有动力去推进这种面向未来的、发展型的合作。沙特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干旱缺水,农业更是个老大难,中国在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干旱作物种植这些方面的技术,对沙特来说,是解决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宝贵财富。
10.png

这次的农业大单,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中国能帮沙特解决那些最基础、最紧迫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美国可能没兴趣,也未必有能力大规模解决。


左右逢源的新常态?

沙特现在走的是一条“左右逢源”或者说“多面下注”的路子,在事关国家安全的军事防卫上,他们可能暂时还离不开美国的技术和武器,这毕竟是几十年的惯性,也是区域局势的现实需求。
11.png

但在国家发展、经济转型、技术引进这些关乎未来和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沙特显然更倾向于与中国深化合作,这种策略,让沙特在全球大国之间拥有了更多腾挪空间,争取更多自主权,避免被任何一方完全牵着鼻子走。
甚至在更敏感的金融领域,关于未来跟中国做生意时,能否用人民币或其他非美元货币结算的讨论,虽然还是星星点点的声音,但也透露出沙特寻求在美元霸权下增加选择的尝试。
12.png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趋势:沙特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美国的小伙伴”或者“石油仓库”,它渴望在全球舞台上扮演一个更独立、更有分量、更具影响力的新兴地区大国角色。
从一场世纪军售,到一份农业大单,沙特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外交“冷热切换”,或许正是当下复杂世界里,国家间关系的新常态缩影,传统盟友关系正在被现实利益和长远目标重新定义,各国都在精密计算,如何最大化自身的国家利益,如何确保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13.png

对我国而言,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互利合作,赢得信任、拓展影响力的机会,对美国来说,这恐怕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提醒:仅仅依靠硬实力的军售和强硬的利益交换,可能越来越难锁住人心,更难以锚定未来,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朋友多了路好走,选择多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历史趣谈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331537844992806&wfr=spider&for=pc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