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明明是华人,却要讲英语!新加坡,为啥“谋杀”中文?

三分钟历史 · 前天 18:44
咱都知道,新加坡华人的比例相当高,差不多能占到总人口的 70% 到 80% 。按理来说,中文在那儿应该是主流语言才对。可现实却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日常生活里,英语的使用频率也远超中文。
这就好比你进了一个华人扎堆儿的大院子,本以为能听到熟悉的乡音,结果大家都在讲英语,是不是觉得很奇怪?那新加坡为啥要非要 “谋杀” 中文呢?
1.png

咱先从历史说起。在二战之前,新加坡那可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为了更好地统治和管理,就大力推行英语教育。你想啊,当时的新加坡,就像一个被英国掌控的 “小棋子”,英国希望这里的人都能说英语,这样方便他们的贸易往来、行政管理啥的。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英语就在新加坡扎下了根。很多新加坡人从小接受的就是英式教育,英语成了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英国人早早地就给新加坡装上了 “英语系统”。
二战结束后,英国的实力大不如前,对殖民地的掌控力也减弱了。新加坡瞅准机会,争取到了独立。可独立之后,新加坡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怎么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怎么发展经济。当时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在贸易和科技领域,英语几乎是通用语言。
新加坡要想和其他国家做生意,吸引外资,让自己的产品走向世界,国民就得会英语。所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英语被定为官方语言,这也是无奈之举,有点 “顺势而为”的意思。


2.png

除了历史和经济因素,新加坡内部的民族构成也是一个关键原因。新加坡可不是只有华人,还有马来族、印度族等其他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如果每个民族都坚持自己的语言,那交流起来就有些乱套了。想象一下,一个公司里,员工们分别说着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这工作还怎么开展?项目还怎么推进?所以,得找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通用语言。
前面说了,因为英国殖民的历史,很多新加坡人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英语相对 “中立”,不会偏向某个特定的民族。要是选中文作为官方语言,马来族和印度族可能就不乐意了,觉得不公平,这可能会引发民族矛盾。新加坡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就选择了英语。
还有个事儿,在新加坡的华人社区,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华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福建人、广东人、潮州人等等,各自说着不同的方言。你让一个福建籍华人用闽南话和广东籍华人交流,估计得大眼瞪小眼。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反而成了华人之间沟通的 “桥梁”。


3.jpeg

不过,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文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新加坡也意识到了中文的重要性,开始鼓励民众学习中文,推行双语政策。
这就好像一个人本来只专注于一条路,突然发现另一条路也很有潜力,于是决定两条腿走路现在,在新加坡的学校里,中文课程越来越受重视,很多新加坡人也开始主动学习中文,希望能搭上中国发展的 “快车”。
总的来说,新加坡 “谋杀” 中文这事儿,不是简单的一拍脑袋决定的。历史、经济、民族等多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才造就了今天新加坡的语言格局。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