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印巴冲突真正的启示:除了中美,其他国家「实质上去军事化」了

曹小灵看世界 · 10 小时前
1.jpeg

印巴冲突结束一段时间了,但最近有个感悟特别深,就是,全球除了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外,其他国家实质上已经去军事化了
这个去军事化,不是说没有部队不生产武器了,而是,失去了打一场真正意义的战争的能力。
以俄乌冲突为例,俄罗斯肯定是军事强国,拥有「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和战略核潜艇」这种三位一体的核打击模式,单一个超高导弹俄罗斯就有撒旦-2洲际导弹、匕首和先锋高超音速导弹、锆石反舰导弹,但这种强并不能「形成泰山压顶」的态势。
对俄罗斯来说,要么是大打特打,要么就干脆不打,缺乏针对中型战争的能力,武备库其实是不完整的。
就连俄罗斯都这样,那就更别说其他国家了……当然我不是唱衰俄罗斯,这说法对应的是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发出的雷霆金句:
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战场的局势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2.jpeg

为什么我们敢这样说呢?
背后牵涉到一个体系问题,微观上说,要有基于卫星和全球通讯的调度系统,中观了说,要有电磁、红外、雷达等顶尖设备的生产能力,宏观了说,要有先进、强大、而且一直维持运转的工业产能。
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国力来支撑以上的一切。
只有这样,打造出来的武备库才是灵活又成体系化,能应对大中小各类战争,不是一两个单品厉害,而是所有品类都一流,并且具有极强的系统整合能力,让所有一流品牌发挥超一流水平。
印度在2006年到2010年期间,还有80%的武器来自俄罗斯,但在2020年到2024年,俄罗斯武器降低到了38%,还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武器来自美国,以及美国的所谓盟友英国、法国、以色列等等。
不是说印度采买的这些武器单独拿出来不先进,而是只有单项先进,缺乏系统能力。
所以我们常说,印度的武备有两个典型特点。
第一,憋大招。

印度军购花了不少钱,比如从2008年到2019年,美印两国军工贸易总额从几乎为零增至150亿美元;今年3月开打之前,又批准了「破纪录」的军购协议,采买了本土印度斯坦航空的156架轻型战斗直升机。
印度现在的想法,就有点像大清朝当年的逻辑,银子有的是,直接买个「北洋舰队」出来,实力就起来了。
当然,起来的只是纸面实力。
第二,万国造。

万国造,虽然能不断的采买各国具有优势的武器,但就缺乏各种武器的系统整合能力,来自不同国家的武器之间容易出现不兼容甚至互相干扰,从而影响整体作战效能。
举个例子,2018年印度就想在自己筹建的第一艘航母上用美制双发战斗机,但放不上去,因为弹射系统用的是俄罗斯的,只能弹射俄罗斯的单发战斗机。
这次印巴空战也是一样,印度导弹还行,飞机其实也不错,但两者结合,就拉胯了,更别说预警机和战斗机的搭配,地面雷达和战斗机的搭配,整个作战部署都零零散散。
而巴基斯坦呢,就很「专一」。

其实巴基斯坦之前也买美国的装备,但最近4年,巴基斯坦从中国采购武器的比例超过了80%。
战斗机,中国的歼-10C,巴基斯坦飞行员还来中国用先进模拟器进行训练。
导弹,中国的霹雳-15。
反无人机系统,中国的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
地面火炮,中国的SH-15型卡车炮。
更关键的是,我们还提供了预警和空气控制平台ZDK-06预警机,作为预警和战斗指挥平台。
这一切都是在同一个体系下的,融合的非常好,信息传导无障碍,发挥了1+1远远大于2的效果。
3.jpeg

4.jpeg

所以印巴冲突的战果算是给全球都上了一课,严格意义上来说,宣告了除中美两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实际上已经在军备竞争里面被除名了。
赛道还在那里,你们还能继续跑,但可能永远都追不上了,哪怕是综合国力排名不差的印度和日韩英法德。
还是那句话,单品再厉害也打不过系统,而能构建从「研发-生产-运维-迭代-整合」系统的也就只有中美两国有国力能做到。
《纽约时报》也看的很清楚,印巴冲突背后,其实是中美武器的角力,没有其他因素了。
5.png

中国武器这些年发展的很快,但毕竟40多年没打仗了,缺乏战绩作为证据,现在局势完全不同了。
各位大佬觉得呢?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