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中国悄悄改了策略,美方在贸易战中措手不及。中国这次做了一些调整,专治反复无常的美国政府。为此,美国总统特朗普焦虑得很,大半夜睡不着觉发帖,向中国提出一个请求。
特朗普
4月2日,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宣布了所谓的“对等关税”,对双边贸易造成了沉重打击,大豆等产品便是受影响的商品之一。
截至7月中下旬,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约60%的峰值,下降至目前的约 22%。
对此,彭博社近日报道称,随着全球对生物柴油需求的上升,大豆油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走高。基于这一趋势,中国出口大豆油的劲头十足,光是今年上半年,就出口了约12.7万吨的豆油,这比2024年全年总和还要多。
这些出口的豆油主要流向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家,这些地区对食用油的需求依然旺盛。
国泰君安期货公司的分析指出,这标志着一个全球植物油市场供需平衡的重新调整。“中国出口量的增加是因为中国需要豆粕,而其他国家需要豆油。”增大出口的同时,中国国内库存却在不断增长。5月以来库存飙升70%,达到了112万吨。
阿根廷大豆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巨大的豆粕需求,中国开始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粕,这同样是个不小的变化。其实早在2019年,中国就批准了阿根廷大豆粕的进口,但一直没怎么真正进口。结果到现在才开始试运,说白了就是要在中美贸易争端持续的情况下,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也绕开从美国进口的不确定性。
中国对豆粕需求旺盛,从阿根廷进口豆粕,可以直接满足国内饲料生产对豆粕的需求,减少对进口大豆进行压榨的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豆粕供应压力,同时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美国大宗商品经济学家阿兰·苏德曼表示,“中国有足够的压榨产能,但近期购买阿根廷豆粕的举动,向美国传达了一个信息:如果巴西无法完全满足中国的需求,中国愿意牺牲这部分产能,以避免购买美国大豆……”
美国大豆田
路透社5月曾报道,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以前买了一大半的美国大豆,但现在约七成从巴西进口。巴西大豆不仅便宜,还免关税,具有稳定供应优势,这让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复苏”难度加剧。
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中国就开始调整粮食进口策略,不再单单依赖美国的大豆。因此,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去年进口了约1.05亿吨大豆,其中不到四分之一,也就是了2213万吨来自美国,其余大部分(7465万吨)来自巴西。
有人问,美国大豆如果不卖给中国,那还能卖给谁呢?这正是美国农产品出口商最头疼的地方。美国大豆行业一直在寻找替代买家,但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中国的规模相匹敌。
美国农业分析师埃文·罗杰斯表示,今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下,中国尚未购买任何第四季度的美国大豆,这引发了美国农民的担忧,因为美国的收获季出口季即将来临。
路透社还称,“已经有不少信号表明,中国今年将完全放弃购买美国大豆。”
美国贸易码头
或许正是担心美国最害怕的事会发生,美国总统特朗普焦虑得睡不着,深夜在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发布推文,向中国“求情”,希望能增加美国大豆的采购。他甚至想要让中国增加四倍的购买量,说这样能快速缩小中美的贸易逆差……
但分析指出,“中国几乎不可能从美国购买通常大豆采购量的四倍。”对中国而言,美国已经弄丢了中国对他们的信任。考虑到当前中美之间复杂微妙的贸易关系以及市场现实,中国只会从国家利益出发去评估美国总统的请求。
在中美关系的复杂背景下,中国通过多样化进口来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重大。
可以说,中国的战略调整不仅仅是应对美国的贸易举措,更是在国际植物油和饲料市场中寻求更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中国不会授人以柄,稳妥推进,实现粮食和经济安全,同时掌握更多主动权。
所以,无论特朗普怎么着急,中国都有自己的盘算。多样化的进口策略,让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这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轻易撼动的。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