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热闹的夏天还没结束。
人们都在讨论中国男篮的变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周琦伤势难愈”
新闻里写着,男篮有个大高个,名叫周琦。他的伤,早在2023年世界杯时就查出来了。腰椎那地方出了问题,这下动刀休养,想回来可不快。许多人说,队里要等他归队,但直到名单公布也不见踪影。医生说,养伤这种事得几个月,急不得。
有球迷惋惜,球队没了周琦,篮下就少了主心骨。胡金秋顶着压力,位置吃紧。有人调侃:余嘉豪个子虽然比谁都大,脚下却慢,还容易失误。去年看他训练,教练们更愿他快点长进。另一位叫杨翰森的年轻人,赶去国外训练,今年亚洲杯也靠不上。
一想到八强赛对手是韩国,就心里发紧。韩国这支队伍主力有点不一样,李贤重、柳基相专门投三分,一场比赛能拿下五十多分。中国队要是守不住外线,场面就不好看了。
数据不会骗人:中国队这届三分球命中率有43。8%,是近几年里最好的纪录。三分进步明显,可惜替补阵容弱。主力们打得久穿不住,体能就要崩盘。胡金秋、赵睿这些人平时都是中流砥柱,这时压力都在他们身上。
有观众问,郭士强指导下一步怎么做?内线就仨人,赛况打到高强度,胡金秋恐怕要累倒。当下,球迷把目光放在了李祥波身上。李祥波个子不如余嘉豪高,可是灵活。上个赛季能抢下场均6。2个篮板球,其中前场篮板有2。8个。比起有时候抢不到位置的大高个,他显然更适合快节奏。
教练团队的用人方式一直让球迷议论。余嘉豪除了首战还能得15分7个篮板,后面比赛就拖了后腿。但郭士强仍旧重用他,球迷有些看不懂。许多人希望,该是李祥波这个“迷你内线”表现的时候了。
“内线短板”成为不少专家议论的话题。数据摆出来,韩国内线主要靠金钟奎和李承铉两个老将。胡金秋“杀手”本色能否在这种阵容下发挥出来,成了比赛关键。
再看韩国队,吕俊熙这场球回来,四投命中拿下9分,打得非常利索。虽然场中缺少李政玹,外线火力还是足。韩国这个队伍打快攻用三分,首场就直接淘汰黎巴嫩,打法非常明确。中国队如果想推进,要把速度提上去,守准三分线。
赛场之外,广东男篮的故事也成了新闻。先是徐昕、赵睿两位国手主动提出离队。消息一出,许多支持者叹气:徐昕三年替补,上场没多少时间,关键球也难得机会。前几场绝杀北控,都没有得到主教练一句鼓励。
赵睿更是倾诉不满工资待遇。广东男篮一向以人才多著称,但这次管理上出了问题。
反倒是离开的球员,在新球队越打越好。赵睿成了国家队主力,阿日和周鹏也都找回血性。广东男篮留下的主力里,王少杰多次失误却还是稳坐首发。这样的人才分配,让外人觉得难以理解。
球迷们在社交平台问:“广东到底怎么了?”徐昕三次帮球队逆转,最后依旧打不上主力。赵睿为薪水转会,还越打越出名。这就是年轻人想法变了,有本事就想出头。队管理方式不改,以后闹离队的还会多。
朱芳雨和杜锋被点名反思,用人分配到底公不公?球员心不在队里,比赛质量只会下滑。
“八强赛临近”是大家每天都在聊的话题。中国队这阵容里,新老交替不容易。经验丰富的球员出场时间多,年轻人只能靠边等机会。观众希望新人能早些出头,主力也不至于太累,整体实力才会提升。
回头看男篮的小组赛,数据表很直观:除了主力得分,板凳贡献远低于对手。每次换人,总有人说:“打得散了。”教练组要细想:怎样轮换更合理,怎么样才能减少崩盘?
外界眼里的男篮,就是一支正在调整中的队伍。伤员多,战术还得变。对手韩国三分准头很高,内线老将也还有发挥空间。要想进四强,中国队必须让主力保持体力,替补也要跟上强度。
逐渐发现,归根结底,还得靠团队精神和新思路。
有网友说,一场球并不能决定全部。可是每一次失利,都是总结和成长的机会。中国男篮这一批年轻人,有能力也有动力。只要大家团结,调整合理,机会一直在。
终场哨响,有人赢球,有人输球。但所有的话语、所有的数据,都记录着追梦的脚步。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