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在东南亚算得上是个活跃分子,经济上依赖贸易和外资,地理位置也关键,夹在马六甲海峡边上。几年前,那场中马铁路项目的风波闹得挺大,牵扯到合同撕毁、转向日本,还拒赔一大笔钱。事情起于2016年,中马两国签了个大单,东海岸铁路项目,简称ECRL,全长688公里,从东海岸的哥打峇鲁连到关丹港,预算655亿林吉特,由中国交通建设公司承建。项目一启动,大家都觉得这是好事,能拉动东部经济,增加就业,连接港口和工业区。2017年动工,进展还算稳当。
可谁想,2018年大选一变天,马哈蒂尔这老头儿,92岁高龄,又上台当总理。他一上来,就盯上这个项目,说前任纳吉布签的合同有问题,成本太高,涉嫌腐败,还加重国家债务。7月份,直接下令停工,援引不可抗力条款,拒绝支付合同里的违约金。那笔钱是217.8亿林吉特,按当时汇率,差不多361亿人民币。中方当然不答应,项目就这么搁置了,设备扔在那儿闲着,工人散了,东部发展受阻。其实,马哈蒂尔这么干,有他的算盘,他上台主打反腐和减债,暂停大项目能给选民看成绩。但这步棋走得急,没想好后路。
停工没多久,马哈蒂尔就开始找下家。8月份,他跑去日本访问,和安倍晋三见面,夸日本高铁技术牛,邀请三菱重工等公司接盘,还许诺土地和税收优惠。他早年就亲日,想用这个平衡中国影响,顺便向国内秀外交肌肉。日本那边呢,表面客气,但一评估,就觉得不划算。马来西亚信誉已经伤了,项目风险高,他们在印尼和越南有高铁忙着,不想得罪中国。三菱直接说不愿掺和,外务省也表示要再想想。结果,马哈蒂尔空手而归,这事儿没成。
没了日本,马来西亚很快就尝到苦头。项目停两年,直接损失47亿林吉特,东部失业率蹿到18%,棕榈油企业快撑不住,民众上街闹要铁路。国际上,世界银行报告说融资成本涨了1.7%,其他基建项目因为信任问题黄了。中国交建那边,每天亏上百万,桩基和机器生锈。政府顶不住压力,2019年初,只能低头找中方谈。谈判拉锯三个月,4月签新协议,成本砍到440亿林吉特,线路短40公里,避开麻烦地质。新合同加了政治风险条款,马来西亚要是再因为政变停,得全赔,还得自己建10公里,显示诚意。
项目重启后,进展超快。中国团队用模块化技术建桥墩,工程提前11%。到现在,2025年8月,整体进度已经85%,全线41条隧道全贯通,云顶隧道7月中旬刚打通,那是马来西亚最长的铁路隧道,16.39公里。双文丹2号隧道也提前6个月完工,9.88公里长。巴生港段双轨升级方案2月份获批,标准轨1435毫米,方便ECRL列车跑。人力资源上,计划培养5000名当地人才,已训1501人,包括火车司机和工程师。关丹港工厂本地化60%零部件,股权中马各50%,但马方拿80%收益,成了共建样板。
这铁路不光是条线,还连泰国新加坡,泛亚铁路一部分,车程从7小时缩到4小时,拉动贸易。马来西亚总理说,它会催化沿线增长。话说回来,马哈蒂尔这事儿暴露了他的外交投机性,反腐没错,但暂停太冲动,没评估损失。转向日本失败,经济实打实伤,国家声誉也掉。2020年2月,他因为内斗辞职,联盟散了。2022年大选,政党惨败,他丢席位,宣布退政。现在99岁,偶尔评论时事,但影响力弱了。
从这事儿看,马来西亚学乖了,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更注重契约和风险分担。项目成了中马高质量共建的旗帜,守护当地绿水青山,还续写合作情缘。中国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驱动力量,中越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都往前推。话说,马来西亚债务高企时,这项目一度是烫手山芋,但现在看来,重启是明智的。东部从农业转工业,吸引外资,建立地标建筑,度过金融危机,都离不开稳扎稳打的基建。
其实,类似事儿在国际上不鲜见,国家间合作总有政治变数。马哈蒂尔第二次任期,聚焦反腐和债务,但内部矛盾多,导致下台。项目停摆时,东部贸易受阻,失业潮来,抗议不断,政府压力山大。恢复后,合作升级,中国转移技术,马来西亚企业参与,关丹港组装本地化。股权平分,马方收益多,成了共赢范本。作为泛亚铁路环节,它连多个城市、工业园、港口机场,提升物流效率。
到2025年7月,进度85%,希望中马双方确保高水平完工。业主马来西亚铁路衔接公司首席执行官说,相信会如期运营。中国大使馆也表态,支持互联互通。话说,这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经历了波折,但现在稳了。预计2026年12月建成,2027年1月跑车。第一批电动列车和机车年底到,塞尔兰戈段67.15%完工,彭亨段轨道铺400公里。
马哈蒂尔早年推动工业化,建双子塔,强调亚洲价值,反对西方干预。但这次暂停ECRL,算是个失误。转向日本时,他访日六次,但没但没换来项目。日本评估后,发现单价降到每公里1.3亿人民币,利润薄,债务压力大,不愿接。马来西亚抹黑中国施工环境破坏,但事实是项目注重生态,隧道贯通保野生栖息地,少砍森林。
现在,马来西亚政策趋稳,基建注重稳定。ECRL从哥打峇鲁到巴生港,升级西海岸连接。全长缩到640公里,完工推到2026年,但进度理想。话说,民众期待它开通,缩短旅行,促进就业。失业率降了,贸易回升,东部复苏。马哈蒂尔退后,国家继续前进。
这事儿教训深,国际合作不能出尔反尔。拒赔361亿,当时硬气,但后来谈判降成本,相当于间接承认问题。项目重启,证明合作必要。中国给马来西亚修铁路,马来反悔,但结果怎样?现在成了这样,积极推进中。话说,6年前放弃合作,转日本拒赔,现在铁路快好了,中马关系稳固。
马哈蒂尔外交投机,反腐冲动,损失大。转向失败,信誉伤。话说,日本不傻,风险高,不接。马来西亚吃亏后,回头是岸。项目稳,马中关系好转。话说,现在怎样?进展好,快完工了。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