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后院的石板缝里渗着血。平儿跪在青砖上,耳畔是王熙凤摔茶盏的脆响,脸上还留着贾琏踹出的鞋印。她不敢擦嘴角的血渍,反而挤出笑容:“二爷消消气,都是奴婢的错。”这一刻,她既是管家娘子,更是夫妻博弈的筹码。
深夜里的贾府,烛光晃晃悠悠的。平儿跪在王熙凤跟前,额头都贴到地上了,声音哆哆嗦嗦地说:“奶奶过生日呢,我惹奶奶生气了,我真是该死。” 她刚被凤姐扇了耳光,又被贾琏踹了一脚,为啥呢?就因为主子两口子吵架,拿她当撒气的。
你看,这一下子就把古代 “通房丫鬟” 的真实生活给暴露出来了。这些通房丫鬟啊,看起来好像是主子身边最亲近的人,可实际上呢,连自己的命都做不了主。就像《红楼梦》里的平儿,打小就跟着王熙凤嫁到贾府了。她就睡在主人卧房旁边的小隔间里,床幔都不敢放下来,为啥呢?得随时听候贾琏和凤姐半夜的使唤。白天,她得管着贾府的账目,晚上还得应付男主人的那些事儿,而且还被正妻当成拴住丈夫的绳子。
这 “通房” 两个字,满满都是血泪。房间是和主人是通着的,可自己的身体和命运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一样。再看看小妾尤二姐,虽说被凤姐算计死了,可人家好歹有个自己独立的厢房呢。即便身故之后,贾琏仍可暗中拿出二百两银子操办她的丧事。平儿偷偷递这钱的时候,连哭都不敢大声哭。为啥呢?因为通房丫鬟连 “妾” 的名分都没有啊。要是她们有了孩子,就算侥幸生下来了,也算不上庶子,族谱都进不去,只能算 “私生子” 。
贾琏偷嘴留下的头发被平儿藏起来的时候,她不是不想吃醋,是不敢。通房丫鬟要是像秋桐那样争宠,第二天就得被卖掉。平儿呢,只能帮着凤姐盯着丈夫,又得给贾琏遮丑,就在这中间找条活路。小妾就不一样了,至少能明着争。赵姨娘敢咒宝玉,王夫人就算再恨她,也只能罚她跪。可平儿被凤姐当众打骂,还得先磕头认错。
最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平儿手里拿着贾府库房的钥匙,可连一件体面的冬衣都得等主子赏赐。她偷偷把羽绒褂子送给穷得叮当响的邢岫烟的时候,那份好心背后,是同病相怜的那种悲凉。都是女人,小妾还能靠生孩子翻身呢,通房丫鬟就只能一直盼着能被提拔成妾,就像驴子眼前挂着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
曹雪芹说平儿比黛玉还命苦,为啥呢?因为她受着两重压迫啊,既是奴仆,又是被当成那种工具人使唤。贾母说 “平儿和凤姐都是美人胎子”,这就更荒唐了,她们的美貌反倒成了被剥削的理由。现在有些人看古装剧,还羡慕什么 “通房逆袭” ,《红楼梦》早就把这种幻想给打破了。平儿再聪明,也逃不过被主子随手送人的命运;袭人再温顺,最后也只能嫁给戏子蒋玉菡。
现在咱们再来看这些女子的生活,她们用自己的血泪史告诉我们,古代的女子,连做人的资格都得靠婚姻来给。平儿在第六十一回聪明地断了茯苓霜的案子,她那种智慧在那个时代可真是了不得,可这却反倒衬托出当时的封建制度的不公平。她能救别人,却终究救不了自己。
六百年来,无数“平儿”在历史褶皱里沉默。她们的血泪凝成镜子,照见每个时代最隐秘的伤疤。当我们刷着“宠妾文学”傻笑时,可还记得那些连名字都不配留下的女子?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