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有一次外出,突然感觉双腿没劲,脚下踩不住地。医生看过之后,告诉她得做手术。不仅如此,她还在工作期间必须有人陪同,否则下台就站不稳。每当要唱歌时,她把拐杖放在一边,咬牙撑场,结束后直接在地板上躺着,几个月不能恢复原样。
朱媛媛生病期间继续演戏,未向家人透露病情。
有人在朋友圈用她的经典角色纪念她。有人选择了《小红花》里温柔的妈妈,也有人分享了《家有九凤》的七凤。有的则认为她在《我的姐姐》中表现让人动容。这些形象都是她坚持工作的证明。五年时间,她没有向父母诉说病情,病痛隐藏在背后。直到最后一段时间,家里人才逐渐知晓情况。
她和辛柏青之间的关系,许多人讨论。两人在学校时刚认识就有好感,尽管老师反对,他们私下还是联系了。后来,辛柏青为了陪伴她生育,拒绝了演出机会。有人问他是否觉得遗憾,他只是回答某些时刻失去就再也得不到。他们把彼此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也让人记忆深刻。
李乃文和朱媛媛认识很多年。他经常评价她,有任何事需要帮助的人,她一定不会推脱。蒋勤勤则住在邻近,她说有孩子需要照顾,朱媛媛总是主动搭把手。她对于身边的人付出不少,可自己的身体状况却没有那么重视。直到离世前三个月,才有人逐渐提及后续的事宜,她也才逐步表态。
龚琳娜腰椎病情恶化,工作期间仍在坚持。
她因为知名作品被记住,有些人只记得她夸张的表情。后来,她讲述那段病痛过程时,说走路时不能自由行动,需要协助。手术后,她在床上度过几个月,过程艰辛。甚至有观众关注,她在台下与台上的状态非常不一样。病情让她反复思考,后来选择在休养期间种花。
周围同样有许多相似经历。比如同事小王,初期自认为只是脖子扭到没事。去检查后发现脊椎曲度异常,医生建议他不要再拖延。如果继续拖延,可能造成更严重情况。他虽然刚三十岁,总说有空歇息,但是工作安排紧张,健康问题反而被忽略。
大众的生活和这些公众人物并无区别。朱媛媛直到最后都还在工作,龚琳娜病中也寻找生活乐趣。她们并没有让病痛消磨掉希望。龚琳娜说,生病时不必强装笑容,但也不能让焦虑占据全部时间。这种说法,生活中也被不少人提及。
李雪健曾在一次交流中说,年轻时期拍戏时高烧不退,但还在工作。后来确诊疾病,多次说保障健康才是所有事情的前提。他的话语似乎非常简单,但实际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许多人把年轻当作优势,却也常常忽略保养。健康本来就是根本,没人能够忽略。
朱媛媛虽然病逝,但她的作品仍然让许多人记住她。龚琳娜经历难关之后又重新回归舞台。两人的经历放在一起,其实都是说明身体状况是生活的基础。休息和治疗,很多时候并不是可以拖延的事情。身体不好,什么都做不了。吃饭和步行,没有痛苦,才是最实在的幸福。
健康不是可以选择的事情,要认真对待。
有不少人见到这样的故事,开始关注自己的状况。有的人发现自己一直加班,没有注意生活质量,后来才发现问题严重。身边朋友提醒,也要懂得听取。有时候饭桌上也会讨论,有的人说自己腰部不适,有的人说长期熬夜后身体变差。医生的建议,经常被大家忽视,结果越到后面越是麻烦。
朱媛媛和龚琳娜的故事,说明遇到身体问题时不能拖。许多人事实上都有类似的困扰。有的人长期不管,结果要面对更大的难题。生活中,无论身份如何,对自身健康的忽视都会产生影响。很多时候,别人帮忙没有用,休息和治疗都是自己决定的事情。
许多人因为经历,看着这些故事有触动。有的人开始定期检查身体,也有人调整作息。有人主动减少了夜间加班,开始晨练。生活习惯转换,体会到小问题不能拖延。有的人说,头一次知道健康原来是不能随意忽视的东西。
理解这些情况之后,许多人发现,角色和身份不同,但是面对健康都一样。公众人物的经历让人看到,努力和坚持可以带来成果,但身体无法承受就什么都做不了。有的人选择放下手头工作,优先处理身体问题。也有人重新安排工作时间,不再只看短期利益。
最终,吃得下、睡得好、能自由行动,成为许多人追求的东西。看过朱媛媛和龚琳娜的故事,有人主动去医院拍片检查,有人买了营养品。朋友之间讨论身体问题,也变得频繁。有时一顿饭后也会聊起这些事,有人分享自己的检查结果,也有人说以后多注意。
健康不是简单的话题,许多人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对于未来,很多人愿意多花心思关照身体,减少风险。有人开始记录每日身体变化,也有人和家人约定定期体检。最终,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比较实在。
身体就是支持一切的根本,没有健康,其他都成了空谈。许多人面对这些故事,重新评价自己的现状,然后做出改变。世界上的许多人都在追求自己认同的幸福,这个幸福,在许多时候,就是身体好,没有负担。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