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俄罗斯坐拥1700万平方公里,为何还总觉得不够?多数是不毛之地

SilasBathu · 14 小时前
地球这么大,总有那么几个国家,看起来“房子大得离谱”,可一家子人住着,还是觉得憋屈。俄国——你不管他变成沙俄还是苏联,哪怕现在只剩俄罗斯这个叫法,版图永远是那个世界第一的老大。换成普通老百姓说话的调调:你这一家三口住着整个小区,这日子咋还觉得不够用呢?
1.jpeg

讲起来,俄罗斯分这家产,也确实有点意思。地图摊开来看,那真是一张大褥子铺在地球上。可仔细一瞅,中间的“被窝”热热闹闹,都是人;边上头尾,全是空荡荡的冷板凳。说得具体点,一条乌拉尔山脉分家,山这边——西面,人头攒动,1100多万住户,地盘却还不到区里的十分之一;山那边——东面,地儿大人少,1300多万平方公里上稀稀拉拉住着个三千万,搁中国就是半个省的热闹程度。
你说这地儿分配得,怪不怪?其实还真不是俄罗斯自己挑着过日子的本事。想当年,人家家境也不怎么殷实,东凑西拼才变成这么大个。往西挤,碰谁谁都揍你。历史上,俄国人打芬兰,仗没少打,好不容易从瑞典手里薅来点土地,眨眼又折腾丢回去了;波罗的海三国,说丢就丢,明明好歹攒了一下子,最后又各回各家去了。这叫一个心烦气躁。
2.jpeg

但是话说回来,往东走,那感觉就跟清早下楼买菜,一个大爷推着辆小三轮,眼瞅着没人挡道、一路顺风。西伯利亚,这片天寒地冻的广阔荒原,可没多少人家敢抢。六十来年,沙俄像推土机似的,把大片大片的土地囊进自己口袋。尤其什么远东、外东北,连烟都没抽一口、枪都不响,清朝那边被吓唬几声就“借给了俄国”。留一点幻想的说法是“那时候提条件的底气都没有”。
问题在于,这些地儿说白了,除非你喜欢和熊、松鼠作伴,或者冬天就爱露营,否则真住不上几个人。西伯利亚广,冷是太冷,路是太远,真正有人气的地儿还是乌拉尔西那一撮。可是关于这些远东的地盘,俄国人又格外宝贝,捂在怀里一刻都舍不得撒手。当年中亚“斯坦”那几个也曾是兄弟,现在虽然搬出去过小日子,回头还是“事儿没少找老大哥帮忙”——你要说俄国没有威慑力,那绝对是开玩笑了。
3.jpeg

再说说海,俄国那么大,要命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你以为他能天天喝海水,其实他连泡脚的机会都不多。就算摊开地图,满眼的蓝线围着他,其实大多数水面都冻着。他们最在意的是能不能随时把船开出去,不是能不能看见海。鄂霍次克,冰着;波罗的海、圣彼得堡周围,“邻居”个个眼巴巴看着你出门;黑海的克里米亚,外面还有个土耳其看门。海参崴柜台上总算摆着一块好肉,但离俄国的“人多地段”太远,又冷——一年冰冻三四个月,搞不好还不够热闹。
俄国人啊,老觉得自己“没站稳”,出门得凭本事争好位置。可优质的港口都被占了,别猜,下一步自然就是——不能等着,得主动去掰。翻开这几百年来的地图,从打下来土地再丢回去,到四处分疆,几乎每一段都带着浓重的“抢椅子”味道。而且,从公元十三世纪那会儿的莫斯科弹丸小公国,到狠心卖掉阿拉斯加之后的巨大版图,俄国人哪次不是怀着“还得再大点才踏实”的小心思?
4.jpeg

你得承认,这种习惯很难改。每次说起“遗传”这词,总有人拿美貌、身高举例。可你想没想过,“家里地越来越大”的执念,也能一代一代往下传。俄国高层有人说过,“我们的边界在哪里?没有——地球是球形的。”这话把野心和边界感说得透透的,听着挺夸张,但回顾他们这几百年的作为,你还真不好反驳。
有时候我有没有想过,如果俄国人一出生就感觉世界各国的地图上,边界都是“有的”,是不是会安分点?可惜事与愿违。俄乌这场拉锯战打了九百多天,到头来乌克兰人都打到俄国家门口了,俄国人才惊觉:原来“家”还是有界限的。美方看热闹还不嫌事大,挤兑一句“终于明白自己也有领土了”,一针见血又带着几分调侃。唏嘘归唏嘘,要真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很多战争根本不会打响。
5.jpeg

你要问俄国人凭啥老惦记“别人的院子”?换个角度,其实不是他们不满足,是脑子里一直有“开放世界地图”模式在转着。不拓点新地盘,好像就会失眠。可换了咱们普通人,谁家十几亿亩的地还抱怨小?但俄罗斯人那可是真愁啊。愁什么?愁天冷、天远、邻居多、海口太难抢、自己的人口怎么也填不满这些冰原。大半个家门口冬天出来,就是冻掉鼻头的风,不愁才怪。
你说下回他们会改吗?我还真不敢说。这种性子,也许时间越久越深,种子根根都扎在冻土里了。地图还在壮,心还没“满”,人却越来越稀散。或许有一天,他们真能像普通家庭那样分分家,落个安生?又或者,大褥子永远不会觉得够盖,仍然要朝天边缩点新地盘,把那句“地球终有一日都是他们的”当成口头禅?这是他们的事,也是世界说不清的心结。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