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越南等倒向美国,中国是越南连续20年最大贸易国【地缘供应链】

掌链传媒 · 5 天前
据越南时报报道,2025年8月,越南海关在头顿港、吉莱港等主要口岸连续查获大批假冒“越南制造”的出口商品。
1.jpeg

(越南制衣厂 来源:纽约时报)


查获的清单显示,大量原产于中国的大蒜、电焊枪与折叠椅被人为撕去原有标签,伪装成越南货物,准备出口至美国市场。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仅在2025年前七个月,越南就已处理走私与欺诈案件10,351起。
一、围堵“中国制造”的美越新协议



近期,美国与越南达成了一项引发关注的贸易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2日公开宣布,美越双方达成“历史性协议”:所有越南输美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任何经由越南转运至美国的商品则将被征收高达40%的关税。与此同时,根据特朗普的说法,越南将对所有美国输越商品实施零关税,向美国产品“完全开放市场”。
2.jpeg

这一安排可谓极不对等:美国商品进入越南几乎畅通无阻,而越南商品进入美国仍要额外承担高额关税。尽管如此,由于20%的税率远低于美方最初威胁的46%关税,河内当局仍将此协议包装为“双赢”成果,对外宣称自己避免了一场更可怕的经济打击。
然而,这份协议中“40%转运关税”的条款耐人寻味。根据美方描述,凡通过越南中转进入美国的第三国商品,一经查实都将被视为“转运货物”,一律加征40%的惩罚性关税。显然,这一措施矛头直指中国:过去相当多标榜“越南制造”的出口产品,背后依赖的是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经简单组装或改包装后借越南产地之名销往美国。
美国此举正是要切断这条“洗产地”避税的灰色通道,全面围堵“中国制造”。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也直言不讳地表示,这40%关税是为了对付“中国货”而设。可以说,在美国的操盘下,曾经受益于中美贸易战契机的越南,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围堵中国供应链的工具。
更令人错愕的是,越南方面近期还对中国商品发起了贸易打击:7月7日,越南工贸部宣布对中国出口的热轧钢卷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措施为期五年。这一税率与此前临时税率相比有所提高,越南方面声称大量廉价中国产热轧板卷倾销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自身对中国钢材的依赖度极高——2024年前9个月,越南进口的热轧钢有72%来自中国。换言之,越南一面大量进口中国原料支撑其工业,另一面却对中国产品课以重税。这种看似“饮鸩止渴”的操作,无疑让外界质疑越南此举的深层用意:是在维护自身产业,还是在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制造?
二、中越经贸依存与越南的“双面”选择



据越南海关总局的数据,越南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额平均每月达到近170亿美元。凭借这一势头,两国贸易额将创下2000亿美元的新纪录。事实上,2000亿美元也是越南与贸易伙伴创下的最高双边贸易纪录。
越南政府此番配合美国出招,被许多中国民众视作“背后捅刀”般的背叛。要知道,越南经济近年来的腾飞,背后离不开中国的鼎力支持与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经验和产业转移,带动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国连续20多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在2024年已突破2600亿美元,占越南对外贸易总额近三分之一。
中国为越南源源不断提供机械设备、电子元件、纺织原料等工业必需品,同时也是越南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例如,越南的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很大比例销往中国市场。2023年前7个月,越南对华出口大米达129万吨,占其同期大米出口总量的31%,中国稳居越南第一大大米买家。相较之下,美国在越南农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要小得多。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支撑,就没有越南制造业的今天。
不仅如此,中国在贸易政策上也曾给予越南诸多优惠。例如在区域自贸安排下,许多越南商品进入中国时享受零关税或低关税待遇,部分产品关税低至5%。这些特殊照顾让越南企业在华受益匪浅。可以举例的是,越南榴莲、火龙果等农产品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后销量猛增,2024年前11个月越南对华水果出口额同比大涨逾20%。在投资领域,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存量达278亿美元,位居越南前三大外资来源。中国企业修建了河内轻轨、投资越南电力和基建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可以说,中越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经济联系,合作共赢成果丰硕。
正因如此,越南如今一边想从中国攫取红利,另一边倒向美国对中国落井下石的做法,引发中国公众强烈不满。有人直言越南此举“毫无骨气”:为了换取美国降低关税的“小恩小惠”,不惜牺牲对华友好,甘当美国围堵中国的马前卒。这种“两头通吃”的投机无疑十分短视。
在7月3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就美越关税协议明确表态:“有关谈判和协议不应针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中国商务部也警告称,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由此可见,北京方面对于越南的异动决不会坐视不管。
三、中国的反击筹码



美越达成关税协议消息一出,中国立即亮出反制的底牌。首先,中国能源供应是越南无法忽视的命脉之一。2023年6月,越南因持续高温陷入严重“电荒”,北部工业区大范围限电停产。超过上万家工厂被迫减产甚至停工,越南“世界工厂”的美梦一度蒙上阴影。在此关键时刻,中国与越南紧急商定恢复跨境供电,时隔7年之后,中国南方电网广西公司从5月底开始向越南重新送电,月供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覆盖越南芒街等地,约占越南用电需求的10%。
3.jpeg

(越南老街口岸 来源:越南时报)


中国这一雪中送炭之举及时缓解了越南制造业的燃眉之急。但如今越南反过来充当美国打压中国供应链的棋子,那么中国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中止对越供电。一旦中国断电,越南北部工业园区无疑将再度陷入瘫痪状态,外资工厂或将被迫迁出。越南借助中国电力发展制造业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谓“制造业新星”的光环也将黯然失色。
其二,中国手中握有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绝对优势。稀土金属是制造导弹、战机、无线电等先进武器装备不可或缺的原料,而中国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提炼能力。美国国防工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极深——很多精密制导导弹、F35战机、军舰雷达等武器系统都必须使用中国供应的稀土材料。如果中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限制稀土及关键矿物出口,将直接卡住美国军工的“命门”。
事实上,今年7月初中国已宣布对镓、锗等半导体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以回击美方高科技打压。未来不排除中国进一步对稀土祭出“杀手锏”,让越南和美国深刻体会何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三,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一大利器。越南对外出口的许多商品如农产品、水海产品等,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远高于对美依存度。例如越南42%的出口大米销往中国,而对美出口仅占不到20%(数据视年度有所波动)。中国还是越南橡胶、咖啡、水产品的主要买家。
一旦中方调整进口配额或加强检验检疫,越南相关产业将立刻面临滞销和价格下跌的风险。越南农民和出口商收益受损不说,美国等其他市场的农产品供应格局也会被间接影响。换言之,中国完全可以通过灵活的贸易政策,令越南经济感受到切肤之痛。
与此同时,美国与越南联手打击“洗产地”贸易的举措。美越协议达成后,越南当局迅速行动:7月3日颁布新文件,宣布将出台法令严惩产地造假和非法转运行为,强化对出口美国商品的原产地监管。越南海关被要求近期重点查验“高风险”产品,尤其是那些受美欧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中国商品。
文件列举了木制家具、胶合板、钢制零件、自行车、电池、无线耳机等电子产品等具体例子,作为严查对象。常见欺诈手法包括:伪造或非法获取原产地证书、假冒越南制造标签、将中国产半成品简单加工即冒充越南货等。
越南政府甚至拟引入更严格程序,对自行声明原产地的企业加强监控,并增加现场抽查频次,对原产地证书签发加强审核。这些措施无疑是为了配合美方要求,确保越南不再成为中国商品的“绕道站”。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选择向美国妥协也有原因。随着中美贸易战以来大量制造业向越南转移,美国对越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250亿美元。美国显然无法容忍如此巨额逆差持续,对越南步步紧逼要求“选边站”。
特朗普政府先是威胁对越南征收46%惩罚关税,继而以降至20%的诱饵迫使越南签下协议。对于高度依赖出口的越南来说,46%的关税几乎是灭顶之灾——据估算若实施高关税,越南GDP将被拖低约1.7个百分点。因此越南不得不低头服软,用开放本国市场和协助美方封堵中国产品来换取关税减让。
可以说,河内此次是铤而走险地饮下了一杯“毒酒”:短期看来缓解了美国压力,长期却可能元气大伤。因为越南制造业对中国原材料的高度依赖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有分析指出,越南电子产品约60%的零部件依靠自中国进口,塑料原料依赖度甚至高达80%。
如果严格按美方要求减少中间投入,越南很多工厂将面临无料可用或成本飙升的困境。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已开始调整供应链以规避风险。例如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准备将相当一部分AirPods耳机产能从越南转移至墨西哥等美墨加协定区域,以确保产品不受40%关税牵连。其他在越制造的出口型企业也在观望撤离,以免沦为美中博弈的池鱼。
编辑:管一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