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7-1 14:41:32

后高考别让孩子“心”受伤,调节攻略请收好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孩子高考后的生活毫无规律,成绩揭晓了又很迷茫,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6月30日,张店区的王女士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部分学生心理状态出现波动,有的甚至和家长激烈争吵。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沟通引导、设定规则、提供心理支持等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为未来的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象:放纵、焦虑、迷茫
高考一结束,张店区的小孟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着打游戏,父母一管他就会大吵大闹。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心理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教授阎加民向记者介绍,近一段时间以来,前来求助的家长有所增多,大多是反映孩子高考后生活不规律,玩游戏、追剧成为日常。高考成绩公布后的这些天,孩子又担心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影响到大学的选择和未来的发展,出现了焦虑、烦躁、迷茫等情绪。
淄博明仁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王娟告诉记者,近期前来咨询的考生家长明显增多,咨询事项也与孩子的情绪波动有关。看着孩子从放纵到焦虑、迷茫,家长的心情也很受影响。
分析:压力源消失、不清楚自己的爱好
部分考生为何会出现这些心理现象?阎加民和王娟认为,高考前目标明确,考生一心只为高考拼搏。彻夜打游戏、追剧,则是高考后学习压力瞬间释放,压力源消失带来的一种过度补偿行为。而成绩公布后产生的焦虑,源于考生对自身价值的过度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恐惧,有的考生甚至出现了失眠症状。至于迷茫,则是考生在高考后突然失去了明确的奋斗方向,尚未明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而导致的。
阎加民和王娟表示,每年都有部分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支持,让孩子在这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上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应对:沟通引导 共同规划职业方向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这段心理阴影?家长需要先静下心来,协助孩子做好职业规划。”阎加民建议,帮助孩子树立新的目标是缓解空虚和迷茫的关键。家长不妨从以下6点入手,陪伴孩子走过这段难忘的时光。
沟通引导:家长要耐心与孩子沟通,理解其释放压力的需求,但也要提醒过度放纵的危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旅游或是学习绘画、乐器演奏等技能,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
设定规则:明确规定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帮助其恢复规律作息。同时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同学聚会、志愿者活动等,拓宽社交圈子,转移对游戏的过度关注。
心理安抚: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告诉他们高考成绩并不能决定一切,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支持孩子。即使成绩不理想,也可以选择其他道路。同时也鼓励孩子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焦虑情绪,释放心理压力。
引导规划: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和专业设置,引导其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和人生规划。通过目标设定,让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动力,避免因目标缺失而陷入空虚。学会为未来做好两手准备,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自我探索: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兴趣测试活动,如性格测试、职业倾向测试等,帮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同时,让孩子回忆自己在高中阶段最喜欢的学科、活动,从中寻找自己的爱好所在。
职业体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参加职业体验活动,如参观企业、到企业实习、参加招聘会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环境,增加对各类职业的了解,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高考别让孩子“心”受伤,调节攻略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