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武统台湾可能性仅8%?一旦美军调来核动力航母,该如何应对
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台湾无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两国对抗的最前沿地区。对于中国而言,台湾回归祖国,标志着民族复兴的阶段性胜利。反之,美国则将台湾视作一颗棋子,用来挟制中国。
此前,美国曾有一间机构针对台海局势,进行过“兵棋推演”。
该机构得出的结论令人瞠目结舌,预言解放军武统台湾的可能性只有区区8%。
那么这家机构的结论可信吗?假如美军调来核动力航母,介入台海,解放军又该如何应对?
武统的可能性
2023年1月12日,北美洲的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家名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智库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重磅报告。
报告标题名为“美日参与台海战争,将惨胜”。众所周知,台湾面积不大,人口稀少,仅为2300万人口。
如果仅靠台湾的军事实力,一旦和大陆发生冲突,无疑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要想战胜解放军,台湾必须依靠外部力量,最好就是将美日拉下水,才有一战之力。
CSIS设想的就是此种情况,限定的时间则是在2026年,美日下场,协助台湾。
那么得出的结论是:在三周21天左右的时间,解放军将会战败,而台湾、美日则会“惨胜”。
当然,台湾经济将会重创,民生崩溃、资本出逃。
同样,美日在亚太的军事力量也将严重削弱。
CSIS出具的报告中,一共进行了24次兵推(包括美日介入,以及美日不介入等多种情况)。
在24次兵推中,解放军只有2次获胜机会。小学生都会计算的概率,即1/12,也就是大约8.3%的概率。
主持此次兵推的,是坎西恩博士。他曾说:“只要美国参战,解放军就不敢轻举妄动。当然,美军如果不介入,解放军可以赢得胜利,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报告还指出,战争的代价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很高,成本都很大。一旦枪炮声一响,所有人都是输家,没有赢家。
该报告还强调,美国需要立即加强威慑能力,台湾军备薄弱,不这样做,就无法阻止战争的发生。
坎西恩还介绍说:“兵推分为5大部分,包括基础模拟、悲观模拟、乐观模拟、台湾孤立无援模拟、末日模拟。”
在报告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解放军出动各种战斗机,向台湾滩头阵地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台湾的地面部队还是能投入到滩头阵地。与此同时,解放军会在滩头建立补给,并向内陆移动。
美军得到消息,会第一时间派出潜艇、轰炸机和战斗机,在日本自卫队的协助下,迅速削弱中国的登陆部队。
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即台湾当局必须坚持一段时间,必须坚持抵抗。
要是台湾举起白旗,美军就没有了出兵的合法性。
如果CSIS的报告准确,解放军将会在战争中损失155艘作战飞机以及138艘主力舰艇,约1万名解放军将会阵亡,数万名士兵将会成为俘虏。
报告还预测台军伤亡总数将会达到10万级别,台湾海军所有26艘驱逐舰和护卫舰都会被击沉。美军也将伤亡3000名士兵,折损2艘航母以及10艘-20艘大型水面舰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中,美军的核动力航母将成为胜负手。要是在武统的过程中,美军真的派遣核动力航母,解放军有破敌之策吗?
大国利器:核动力航母
核动力航母,是以核动力反应堆为动力装置的航空母舰。
相比于常规航母,核动力不用经常补给燃料,可以长期不停靠母港,是远程投送兵力的绝佳武器。
依靠核动力航母,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对敌对国家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当今世界,真正意义上,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五常之一,蓝星霸主美国,一个是革命老区,欧洲一霸的法兰西。
更恐怖的是,美国的十几艘航母都配备了核动力装置。在“福特号”问世之前,“尼米兹”级航母是世界海军的巨无霸,横行海洋几十年,难逢敌手。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又继续建造了“福特级”号核动力航母,并于2017年正式服役。
首艘“福特级”号航母名为“杰拉尔德·R·福特”,其建造成本约为120亿美元,配备了全新的电磁弹射系统、两座核反应堆。
其次,“福特”级航母首次完全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号称网络中心战时代的航母。
相较于传统的蒸汽弹射,电磁弹射具有容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的特点,还能让飞行员平稳升空,避免蒸汽弹射的颠簸之苦。
最后“福特级”航母还搭载了E/A-18G“咆哮者”,专门设计用于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的电子战飞机。
可以说,“福特级”航母代表了美国航母的最新实力,是以攻为主、攻防兼备、空海一体的航母。
截至目前,中国还不具备建造十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的实力。唯一可行的,对付核动力航母只有依靠超高音速弹道导弹。而在这一领域,解放军也有着强悍的实力。
2020年8月26日,南海军演中,解放军从陆地向海上目标发射了一枚东风-21D和东风-26B导弹,展示了用导弹攻击海上目标的能力。
很明显,“海上目标”代指的就是美军的核动力航母,故而东风-21D和东风-26B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
除了上述两种公路移动的陆基“航母杀手”,解放军还装备了世界第一款超高音速滑翔导弹——东风-17。
该导弹首次亮相于201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中。从外形看,东风-17是一种带翼飞标形状的导弹。
实战中,美军核动力航母肯定不是固执的待在一个地点不动,而是处于不断移动的状态中。
一般而言,核动力航母会以30节(每公里35公里-56公里)的速度在海上航行。
导弹要想命中核动力航母,并非易事,需要更精确的飞行轨迹,东风-17就具备这种在超高音速飞行的状态下,自动锁定核动力航母的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随着远程进攻性武器技术的进部,耗资数十亿美元建造的核动力航母受到高超音速导弹、反舰导弹和廉价无人机的威胁。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早在去年11月接受采访就表示:“15枚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在20分钟内击沉10艘美国航母。”
赫格塞斯的言论指的是对巨型航母的威胁,航母是美军自豪感的象征。
因此,在任何冲突中失去其中一艘都可能对民族自豪感和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一枚超高音速导弹造价仅为几千万人民币,如果真如赫格塞斯所说,就能“花小钱,办大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年12月,据报道,中国一个秘密实验室进行了利用卫星和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核动力航母发动武装攻击的模拟。中国的超高音速导弹得到了驻扎在美国核动力航母上方多颗低轨道卫星的支持。
这些干扰卫星拾取了来自美国舰艇的雷达信号,然后利用信号产生背景噪音,帮助超高音速导弹隐藏位置。研究报告指出,两到三颗卫星,就足以攻击一艘美国航母。
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还显示,一旦导弹接近距离目标约50公里,干扰卫星的使命就完成了。
与此同时,超高音速导弹自带的干扰装置也将启动,对敌方雷达造成干扰。
最后超高音速导弹开始最后的程序,锁定核动力航母,将其摧毁。
2021年,最新一代的东风-27也展露在世人面前。相较于东风-17,东风-27堪称pro版本。
东风-27是一种弹道导弹不假,还能够携带滑翔飞行器。最恐怖的是滑翔飞行器可以脱离导弹,以高超音速飞向目标。该导弹射程据说可达5000-8000公里,具有低空飞行和改变轨道的能力,防空系统难以追踪和拦截。
让美军胆战心惊的还在后面,2022年11月,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期间,中国首次公开了KD-21导弹。
该导弹被认为是最危险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速度超过5马赫,返回大气层,最高速度可达8马赫,由固体燃料发动机提供动力,具备强大的突防能力。
除了弹道导弹,廉价无人机的两次袭击尽管不能摧毁航母,但只要命中了航母的关键部位,就能让航母不得不返回母港,进行休整。
而中国的九天无人机引领的蜂巢作战模式,恐是美军核动力航母的梦魇。
结语:
总而言之,CSIS的报告充其量也就听一乐,所谓的“兵棋推演”更像是现代颁布的“纸上谈兵”,当不得真。
战争的魅力就在于它本身的不可预测性,迷信“兵棋推演”的CSIS大多是立场先行,搞认知作战。
假如台海真的爆发战争,美军真的调来了核动力航母,解放军也有应对的手段。绝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参考资料
《巨型航母的时代结束了吗》半岛电视台 军事分析
《美国超级航母还有价值吗?》BBC中文
《美国智库推演台海战争》 BBC中文 吕嘉鸿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