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猫 发表于 2025-7-8 00:42:09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你肯定听过无数遍了,网上、电视上,天天都在争,到底是“和统”还是“武统”?两派人吵得不可开交。但我想说,咱能不能换个思路?因为聊来聊去,我感觉咱们好像一直在纠结一个“伪问题”。
事到如今,在我看来,台湾问题,早就不是简单的“和统”或“武统”二选一了,而是两个更棘手、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和平统一”,一个渐行渐远的选项

咱们先拉个家常,说说为啥“和统”这条路,感觉越走越窄了。
这事儿真不是我悲观,你看看历史就知道了。明朝的沈有容、国姓爷郑成功、清朝的施琅,哪一次让台湾回归,不是靠着船坚炮利打出来的?就连二战后台湾光复,那也是咱们整个民族在战场上拿命换来的胜利果实。
历史的规律似乎在说,真正的统一,需要以绝对的实力作为后盾,让对方认识到除了谈判桌,再没有别的路可走。
当然,咱们也曾有过无限接近“和统”的时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还有个“九二共识”,那时候台湾那边过来的老先生们,心里头还装着“一个中国”的概念,大家还有得聊。大陆为了这份“聊得来”,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但现在呢?时移世易了。

最大的变化,是岛内的人心。民进党这些年搞的“去中国化”教育,影响是刻在骨子里的。你跟一个台湾的年轻人聊天,他可能会礼貌地告诉你,他的历史是从台湾开始的,对于故宫、长城,那感觉更像是“邻居家”的历史古迹。
这不是瞎猜,数据能说明问题。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最新的调查(2023年底数据)显示,认为自己纯粹是“台湾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六成(61.7%),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只剩下2.4%。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岛内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身份认同上,已经和我们渐行渐ve远。
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数据,来自台湾民意基金会(TPOF)的调查。明确希望“统一”的,大概只有13%左右。超过一半的人,都倾向于“独立”。
面对这种“民意”,岛内的政治生态也变了。你别以为只有民进党才“独”,现在就连一直被认为是“亲大陆”的国民党,也不得不跟着风向走。去年选举的时候,国民党的候选人侯友宜,他的策略是什么?是“3D”,其中第一个D就是“Deterrence”,威慑。他明确说了,要和美国、日本合作,加强台湾的军事力量。
为啥?因为不这么说就没选票。“排斥统一”已经成了岛内的一种“政治正确”,谁逆着来,谁就没法在政治舞台上生存。所以你看,讨论“和统”的基础,也就是双方的共同意愿,正在一点点地被侵蚀掉。
当和平的意愿和身份的认同都已南辕北辙,再空谈“和平统一”,就有点像是一厢情愿了。
那么,既然“和统”的路越来越难走,是不是就只剩下“武力”这一条路了?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们要面对的,才是真正头疼的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首战即终战”的连锁反应

如果非要走到兵戎相见那一步,我们的目标肯定像马英九说过的,叫“首战即终战”。用雷霆万钧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战斗,一战定乾坤。
从军事角度看,这事儿难吗?说实话,以解放军现在的实力,要做到这一点,技术上问题不大。
现在的军事科技有多厉害?以色列能隔着上千公里,精确“拔掉”伊朗的某个高价值目标;咱们的网友,光凭一张照片的蛛丝马迹,就能在卫星地图上把拍摄地点给你找出来。台湾就那么大点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可言。解放军的侦察卫星、无人机天天在天上看着,岛内哪个军事基地、哪个雷达站、哪个指挥中心,可以说早就被摸得一清二楚了。
一旦动手,必然是信息战、电子战先行,整个岛屿的通讯、指挥系统可能在几分钟内就陷入瘫痪。紧接着,铺天盖地的精确制导武器,会像外科手术一样,精确清除掉所有具备反击能力的目标。这个过程,可能真的就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当对方的指挥链断了,反击能力没了,剩下的就是坐下来谈怎么交接的问题了。
这套战术,就是为了避免打成消耗战、持久战。谁也不想看到俄乌冲突那样的惨状,城市变成废墟,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倒退几十年。速战速决,是对两岸人民最大的负责。
但是,真正的考验,根本不在于这最初的24小时。

真正的难题,在于我们按下启动键的那一刻,会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你推倒了第一块,后面的牌会怎么倒,就不完全由你控制了。
你想想,就在我们为了应对赖清德“5·20”那番“两国论”的讲话,搞了一次“联合利剑-2024A”围岛演习之后,美国的反应是什么?五角大楼立刻站出来说,我们“密切关注”,并谴责这是“不负责任的、破坏稳定的”行为。
演习尚且如此,真要动起手来呢?
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会不会开到西太平洋来?它也许不会直接参战,但它只要停在那里,就是一种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它会不会借口“保护航行自由”,对我们的后续行动进行干扰?
更麻烦的是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是美国在东亚的“桥头堡”,遍布美军基地。战时,他们会不会为美军提供后勤补给、情报支持?哪怕他们自己不下场,光是开放基地,就等于把刀递到了美国手里,给我们重建和治理台湾增加了无数的变数。
再往远了想,朝鲜半岛会不会因此生变?朝鲜会不会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台海,在三八线上搞点大动作?一旦半岛局势紧张,美国会怎么应对?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这个“第二战场”?
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复杂,一个比一个要命。“首战即终-战”的难点,不在于“首战”,而在于如何确保它能“终战”,如何控制住那之后排山倒海而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风暴。 这才是第一个真正的考验。

第二个问题:马下治天下的百年大计

好,我们假设,我们成功地顶住了所有的外部压力,顺利地解决了军事问题。接下来,就是第二个,可能也是更长期、更艰巨的问题:如何快速建立一套有效的行政机制,真正地治理好这片失散已久的土地。
古人说,“马上打天下易,下马治天下难”。这句话用在未来的台湾,再贴切不过了。
收复一个地方,靠的是雷霆手段。但治理一个地方,靠的是春风化雨,是日复一日的耐心和智慧。台湾的情况尤其复杂,它不像我们内地任何一个省市。
首先,你将面对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这里面有长期经营地方的本土势力,有和美日等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业家族,还有那些“台独”思想根深蒂固的顽固分子,以及美国这些年花大力气扶植起来的各种非政府组织(NGO)。
这些人,不会因为一场军事行动就凭空消失。他们会潜伏下来,成为社会治理的暗流。如何稳住那些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又防止他们阳奉阴违,干扰政令?如何精准地清除掉那些“硬核台独”势力,防止他们在暗中串联、煽动?如何切断外部势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渗透和破坏?
这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一套精密、高效且接地气的行政班子去解决。派过去的干部,不仅要懂政策,更要懂台湾的社会、文化和人心。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是人心的回归和文化的重塑。

2400万台湾民众,在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和宣传下,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只要挂上了五星红旗,大家就会立刻载歌载舞地拥抱统一。
军事上的胜利,解决的是“身份”问题;但思想上的认同,解决的是“认同”问题。这需要漫长的时间。
他们的教科书要不要改?怎么改才能让年轻人既能接受,又能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宏大历史?他们的媒体,长期充斥着对大陆的负面报道,如何去引导?他们的社会,已经习惯了西方式的选举和政治生态,如何平稳过渡到新的治理模式下?
这些工作,比任何一场军事行动都更复杂,更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耐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国一制”,而是要把被强行扭转了七十多年的文化和国家认同,重新扶正归位。 这是一项百年大计,容不得半点差错和急躁。

所以你看,当我们还在为“和统”还是“武统”争论不休时,真正的挑战早已悄然升级。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变成了两道复杂的问答题:
一道是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惊涛骇浪,在打赢之后,还能站得稳。
另一道是如何面对内部的人心向背,在收复之后,还能治理好。
这两大问题,才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解决台湾问题,迫在眉睫,但越是紧迫,我们就越需要冷静和清醒,看清楚真正的困难所在,才能找到那条通往最终胜利的正确道路。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