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隔岸观火,未必能救得了那把柴争论不过是冰山一角
舆论场里和统、武统两个词,这几年成了绕不开的热词。浙江的历史领域作者枕猫在2025年7月曾经总结过两岸议题走到今天并非仅剩二选一这样简单其实已转换为更深刻复杂的难题。
这不是口舌之争也不是简单的情绪发泄而是步步为营需要冷静拆解。
和平的距离被时间拉远
2023年底, 地区政治大学的民调显示仅有2.4%的人还认自己是中国人,高达61.7%表示自己纯粹是人数字不会说谎身份的鸿沟肉眼可见,两岸的基调已悄然生变。岛内近年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的年轻人,看待长城故宫如同邻居家的风景更难在认同上找到共鸣。哪怕回头翻阅民意基金会TPOF调查明确支持统一者仅剩13%左右大部分人倾向独立。
实际上光讨论道理没有用。从明清征台到二战后 归回每一次变动背后都有血与火的现实真正促成统一的不止是情感更靠实力让对方不得不回到谈判桌。这一规律至今未变可现实打脸——九二共识的基石在十年内快速崩塌大陆释出诚意无数,岛内政治风向却一去不返如今即便蓝营候选人侯友宜,也被迫在公开场合喊威慑、结盟美国日本以求自保只因这是选票所向是岛内新的政治正确。谈和统的土壤被一点点侵蚀殆尽。
快刀斩乱麻?引发连锁反应难预料。
假如未来某天决议采用军事手段想象中中国大陆可以首战即终战:信息战、电子战、火力打击配合精准理论上几小时内压制岛内有生力量,避免演变成持久消耗战。如今技术进步飞快卫星、无人机让局势透明,战略纵深之小使得对手难以回旋本质上,这比起俄乌缓慢消耗要更迅捷有效。
但问题根本不在第一波交锋。关键是推开这扇门之后国际社会的多米诺骨牌该如何倒下已超出单方掌控。比如联合利剑-2024A演习时,美国五角大楼立刻警告称行动不负责任紧盯局势。一旦战火点燃美军航母编队是否派遣?驻日韩的后勤、情报支持会否启动?这些国家纵然表面保持中立,开放基地就意味着插手更不可忽视的是朝鲜半岛存在安全风险或趁势搞出新动作引发区域乃至全球范围联动震荡。
归根到底速战速决虽然解了一时困局但全局变量太多。国际压力经济冲击以及跨国利益链的牵动考验的是超乎想象的战略定力与弹性。
收复容易治理不易
就算一切顺利军事阶段结束并非万事大吉。这时候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成为最大挑战。岛内利益网络盘根错节自地方势力与美日联系密切的商界家族到思维根深的本土派、NGO每一条都是潜伏暗流不会自动消弭。如何稳住中立群体同时预防阳奉阴违和顽固破坏,需要高度本地化行政团队。
还有2400万人心的再塑工程。几十年下来的认知体系岂是一夜可变的?教科书需重新修订传媒环境要有新引导政治生态的温差也需谨慎过渡。不光是政令畅通更要在思想和认同层面耐心耕作。毕竟挂上国旗只是个形式认同感的归位才是真正标志这里面,一点急功近利的躁动都可能反噬前功。
两大难题胜负都在细节里
难点已无需赘述。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内部社会的重新整合,任何一环松动都会产生剧烈回响。现实留给策略制定者的空间,远比纸上谈兵狭窄。争论和统、武统只是入口更难的题目都隐藏在舞台帷幕之后。
最后提醒:越临近关键节点越需克制情绪与口号冷静识别风浪下的方向最终答案不在立场 中,而在对复杂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扎实准备里。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