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与美达成协议,越南就向中国发难,要用中国的钱补自己的窟窿
7月初,越南突然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新政策自7月6日起执行,有效期五年。这一决定紧跟在越南与美国刚刚敲定关税贸易协议之后。如果说前一脚还在和美国谈笑风生,这后一脚就直接把刀抡向了中国,难免让人怀疑越南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回头看看越美达成的协议也够惊心动魄:越南本土商品输往美国的关税锁定在20%,但只要商品中转了第三国,比如说中国,然后贴个“越南制造”,就得面对40%的惩罚性关税。
更夸张的是,越南同意对美国商品零关税,等于敞开大门欢迎美国“掘地三尺”。这套操作下来,无论是关税结构还是经贸格局都是美国占便宜、越南买单,中国利益夹在其中实在难以安稳。
外界可能觉得,越南给中国钢铁加税只是例行公事。但这些热轧卷钢可不是小打小闹,是支撑越南建筑、机械、汽车制造等产业的大动脉。
长期以来,中国的产品价格公道,供应稳定,说是东南亚产业链的压舱石不过分。可越南这波加税,哪有半点“合作伙伴”的意思?结合此前贸易协议,不难看出越南此举就是顺带给美国递一个投名状,同时想捞一笔补贴财政,缓解经济压力。
越南摆出的姿态其实很明了。一边怕激怒美国,担心特朗普再出幺蛾子;另一边经济上面临巨大缺口,尤其是在答应美方零关税、独自消化进口压力、美元流通压力、财政赤字和本币贬值等困境时,总得找地方补补窟窿。这个时候把主意打到中国身上,无疑是最方便的选择。
翻旧账发现,越南一些官员早有“中国应该帮助越南”的想法。前段时间在天津达沃斯论坛,越南总理还发言暗示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应当“回报”亚洲。
这种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夹杂着情感绑架。实际情况是,中越经济合作中大赚特赚的往往是越南,不仅外资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制造业、就业和出口也深受中国产业链带动。当下又想靠加税攫取利益,不禁让人质疑是不是太过短视。
面对越南这样的操作,中国官方很快亮出了态度,毫不含糊地表达反对,坚称若损害中方利益,必定会采取措施予以反制。
美越在起草协议桌上联手算账,并不意味着中国只能吃哑巴亏。普通人也都能看出来,越南这样两头讨好,说到底并不可持续。
中越作为近邻,合作大有可为,但这种“左右逢源”的把戏玩得太久,终究伤了合作的根本信任。谁都不是提款机,真心换真心才是王道。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