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无核化,就差美国点头了,关键时刻菲律宾要中国自废核武库
最近东南亚无核化进程里冒出来个怪事——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突然跳出来喊话,说“要实现东南亚无核武器区,中国必须先自废核武库”。这话说得咋咋呼呼,可稍微理理清楚就会发现:这哪是推动无核化?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给本该水到渠成的进程添堵。
特奥多罗的原话是啥?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等媒体报道,他在7月初的一次公开讲话里直接放话:“如果中国真的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那应该先让自己‘无核化’,否则这个目标永远实现不了。”
这话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的,但稍微琢磨就不对味儿——全球9个拥核国家里,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而菲律宾自己,连核武器都没有,有啥资格要求核大国“自废武功”?
更离谱的是,特奥多罗的“要求”完全无视当前进程的关键节点。7月3日晚,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哈桑明确透露: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同意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而美国还在“审查”阶段。换句话说,现在东南亚无核化的“卡脖子”问题根本不是中国,反而是美国在拖后腿——可菲律宾防长偏要把矛头对准中国,这算盘打得叮当响。
问题来了:《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到底是啥?
1995年,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核心目标是让东南亚成为“无核武器区”,禁止在区内研发、制造、获取、储存核武器,同时要求五个核武器国家(中、俄、美、英、法)签署议定书,承诺“不对无核区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不在区内部署核武器”。
简单说,条约的“核心约束”是针对核大国的“不使用”和“不部署”,而不是要求核大国“放弃核武器”。这是国际上所有无核区条约的通用逻辑——比如《拉丁美洲无核武器区条约》《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都是要求核大国承诺不威胁无核区,而不是让核大国自己弃核。特奥多罗故意把“不使用”偷换成“弃核”,要么是没读过条约原文,要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从签署情况看,东盟10国早就签了条约主约,但议定书的签署一直卡壳。截至目前,中国、俄罗斯已经明确同意签署议定书;英国、法国虽然没公开表态,但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理论上支持无核区;真正“卡关”的只有美国——从1995年条约诞生至今,美国始终以“条约限制美军在东南亚的行动自由”为由,拒绝签署议定书。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不愿意签《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答案其实就藏在南海的军事地图里。
美国在东南亚有多个军事基地和盟友,比如菲律宾的克拉克和苏比克湾,新加坡的樟宜基地。这些基地是美军“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一旦签署议定书,美国就不能在东南亚部署核武器,甚至连携带核武器的军舰、战机进入该区域都可能受限——这对美国维持“核威慑”、搞“自由航行”的战略计划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
更现实的是,美国近年在南海频繁搞“航行自由行动”,派出航母打击群、战略轰炸机耀武扬威。如果签署了议定书,这些军事行动的“核威慑”色彩就会被削弱,美国在南海的“军事优势”也会大打折扣。所以美国宁愿顶着“破坏无核化”的骂名,也要卡着议定书不签——毕竟,霸权的“核大棒”,丢不得。
回到菲律宾的操作,特奥多罗的“中国必须弃核”论,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在转移矛盾。菲律宾作为东盟成员国,按理说该和其他东盟国家一起推动无核化,可为啥偏要替美国“背锅”?
往浅了说,菲律宾近年在南海问题上和美国走得越来越近。从2023年重启“肩并肩”联合军演,到开放4个新军事基地给美军,菲律宾的安全政策明显向美国倾斜。特奥多罗作为防长,自然要配合美国的战略节奏——美国不愿意签议定书,菲律宾就跳出来把水搅浑,把矛盾引到中国身上,转移国际社会对美国拖延的关注。
往深了说,菲律宾可能还打着“借题发挥”的小算盘。南海部分岛礁的主权争议还没解决,菲律宾想通过炒作“中国核威胁”,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争取国际同情;同时给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找借口——“中国有核武,我们需要美国保护”。
可以说,《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从1995年走到现在,20多年都卡在议定书签署上,最大的障碍就是美国的“核霸权”思维。菲律宾作为东盟成员,本应和其他国家一起敦促美国尽快签字,而不是替美国当“传声筒”,甚至颠倒黑白要求中国“自废核武库”。
最后想说的是,东南亚无核化的路,中国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意签署议定书,愿意牵头推动。现在就差美国点头了。菲律宾要是真为东南亚着想,该去问问华盛顿:“你们什么时候签?”而不是对着中国喊“弃核”。毕竟,谁在阻碍无核化,谁在真心推动,东南亚国家心里都有数。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