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的?《人民日报》采访王楚钦!总时长32分钟,引发球迷不满
这次32分钟的采访时间点太巧了。王楚钦巴黎奥运单打爆冷出局后,“32”成了他的尴尬标签。
现在国家队头号选手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长精准卡在32分钟,真难让人不多想。
网上吵翻了。
一部分球迷直接炸了,觉得官媒不该拿运动员的伤疤搞噱头。
输掉关键比赛谁最难受?
肯定是运动员自己。
奥运失利后王楚钦压力有多大,圈内都清楚。
这时候弄个32分钟出来,跟往人伤口撒盐没区别。
专业媒体做事不该这么没底线。
也有球迷觉得纯属巧合。
采访时长由内容决定,硬凑32分钟反而刻意。
再说了,节目制作团队不至于这么无聊。
国家队资源支持王楚钦是公开的事,官方没理由故意恶心他。
盯着个数字捕风捉影,反而显得球迷心态不稳。
说实话,这事吵得有点跑偏。
采访里王楚钦的表现才该是焦点。
刚拿世乒赛冠军,开口就是“总算有点成绩”,姿态放得很低。
点评和孙颖莎的混双组合,自信说“可能是历史最佳”,但立刻补一句期待年轻人超越。
格局打开了。
这种成熟心态,比纠结数字有意义多了。
退一步讲,就算时长是制作方设计的,目的也未必是恶意。
竞技体育谁没输过?
马龙、张继科都有过低谷。
把“32”这个标签摊开来说,反而可能帮王楚钦卸下包袱。
总比藏着掖着强。
运动员靠成绩说话,纠结这些场外细节真没必要。
王楚钦自己早看开了吧。
采访全程状态放松,聊技术聊未来规划很务实。
球迷真该学学。
揪着个数字做文章,除了添堵还能干嘛。
支持运动员,盯着球场表现就够了。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