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 发表于 2025-7-11 07:36:49

2025高考季,冷门,断档,高校急了

2025年高考录取季,一则“514分上985”的消息引发热议。山东、陕西等地的冷门专业无人报考,甚至出现零录取,而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分数水涨船高。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在陕西仅需514分,学生毕业后进入宠物医院月薪四千;而计算机专业却要599分,毕业生起薪两万五。反差巨大,学生和家长的择校逻辑悄然转变,从“冲名校”变为“看就业”。
冷门专业集体遇冷,不只是分数问题。哲学、考古、小语种等专业无人问津,连调剂都难以填满。网友调侃:“这些专业教的东西,比菜市场大妈唠嗑还过时。”课程内容多年未更新,教材还停留在铅字印刷时代,教授的研究课题也和现实脱节。学生刷三个月短视频,就能掌握行业动态,而老师还在讲上世纪的案例。
师范类专业今年也遭遇“降温”。江苏英语师范专业分数掉到一本线边缘,深圳教师降薪的消息早就在家长群传开。云南某985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甚至直接停招,文旅局自己都在缩编。学生不再盲目追捧“稳定”,而是看行业前景和实际收入。
高校试图用“实验班”“智慧文旅精英班”等噱头吸引生源,但课程内容还是“管理学概论”“市场营销基础”等水课。某校新材料班学生大二就发现合作企业是空壳公司,维权视频在B站播放百万次。网友吐槽:“高校的‘精英班’,不如改名叫‘忽悠班’。”
部分高校开始尝试接地气的改革。中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与云南茶企合作,教授带学生直播卖茶,学分与店铺销量挂钩,学生就业率大幅提升。这种“学以致用”的模式,让冷门专业也有了翻身机会。
学生现在“精得很”,刷短视频、查企业背景、对比就业数据,比学校更了解行业动态。高校如果不紧跟时代,不把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恐怕连514分都招不满。
冷门专业遇冷,是市场在给高校“打脸”。学生用脚投票,高校该反思的,不是分数,而是教育内容是否真的“有用”。新型市场严重的影响教育内容的更改,教育内容是否真的有用,希望越来越好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高考季,冷门,断档,高校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