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篮天空 发表于 2025-7-11 11:11:35

还记得吗?八年前周琦夏联首秀惊艳 24分钟13中7砍17+6填满数据栏

2017年7月11日,周琦在火箭对阵掘金的夏季联赛中完成NBA首秀,这无疑是中国篮球历史上值得铭记的高光时刻。他在短短24分钟内,凭借13投7中,三分6中2,罚球3中1的高效表现,砍下17分6篮板,正负值更是高达+11,成为球队获胜的关键助力。

在那场比赛中,周琦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与实力。他技术全面,篮下终结、外线投射、防守协防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全能蓝领”的潜质展露无遗;阅读比赛的能力也十分出众,多次抢断后迅速发动快攻,这对于一名国际球员来说,是极为难得的球场视野;面对NBA级别的高强度对抗,他心理韧性极强,即使遭遇犯规困扰,也始终保持冷静,没有提前离场,稳定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彼时,周琦的这场比赛不仅是个人的闪耀时刻,更是中国篮球“黄金一代”的高光注脚。在姚明之后,他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向世界证明,亚洲球员同样能在NBA的舞台上,在技术统计栏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匆匆,八年转瞬即逝。如今,2025年的夏天,另一位中国球员即将踏上同样的征程。19岁的杨瀚森,即将在对阵勇士的夏联中迎来自己的NBA首秀 ,开启个人NBA征程。

与八年前的周琦相比,杨瀚森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2.18米的身高搭配2.35米的臂展,移动速度与对抗能力更贴合NBA现役中锋的标准;在大学时期,他场均3.5次盖帽和4.2次助攻的数据,充分展示了他在护框与外线策应方面的卓越能力,更符合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勇士队以小球战术闻名,对内线球员的机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杨瀚森需要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灵活脚步和快速回防能力;夏联的对手大多是NBA边缘球员,他们渴望在比赛中证明自己,比赛的对抗强度和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杨瀚森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发挥,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从周琦到杨瀚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际球员在NBA发展的趋势变化。在周琦的时代,“蓝领中锋”是较为常见的模板,但如今,“空间型五号位”逐渐成为主流。这意味着杨瀚森需要在三分投射上继续打磨,提高自己的三分命中率,同时优化挡拆质量,为球队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除了球技,国际球员融入NBA还面临着文化适应的挑战。语言障碍、战术理解、媒体曝光度等软实力,往往会对球员的留队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看看字母哥、东契奇等成功的国际球员,他们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断学习语言,深入理解球队战术,适应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一过程贯穿了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对于杨瀚森来说,这同样是他需要面对和克服的重要课题。
不可忽视的还有商业价值带来的影响。中国庞大的市场关注度,既为球员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和商业合作可能,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将“流量球员”转化为“战术核心”,不仅考验着球员自身的实力和努力,也考验着球队管理层的长远规划和培养能力。
从周琦的“破冰者”角色,到杨瀚森的“革新者”担当,中国球员的NBA之路正实现着从个体突破到体系化输出的转变。这种代际传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不断升级,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篮球青训体系的革新。从姚明时代的“特招模式”,到如今更加科学、全面的“学院派培养”,中国篮球人才的不断涌现,背后是整个体育产业的系统性进步。
正如火箭总经理斯通对周琦的评价:“他的价值不在于某场比赛的数据,而在于证明亚洲球员同样能适应NBA的生存法则。”八年后,当杨瀚森踏上同一片球场,我们满怀期待,期待他不仅能在数据栏上写下漂亮的成绩,更能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实现中国篮球在NBA赛场上的又一次超越,让世界看到中国篮球的蓬勃发展和无限潜力。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记得吗?八年前周琦夏联首秀惊艳 24分钟13中7砍17+6填满数据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