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客 发表于 2025-7-12 00:17:39

柬埔寨为什么这么乱?东南亚成白人的寻欢天堂,美国是罪魁祸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柬埔寨经济增速惊人,现实远没有表面那样光鲜。
街道在修,大楼在建,背后却藏着政治高压、城乡断层与跨国灰色链条。
这个增长背后,到底是谁在付代价?


柬埔寨政治与社会现状

2023年,洪森把总理位子,交给了儿子洪马内,场面光鲜,标语铺满金边,媒体口径统一——这是稳定接班。
可谁都知道,真正的反对派,早在2017年就被清理干净。
那一年,柬埔寨最高法院宣布解散救国党,这个曾一度挑战执政党的力量瞬间归零,118名骨干5年内被禁止参政。
洪森彻底赢了,但赢得漂亮吗?

没有竞争,选举当然赢得轻松。2018年大选,执政党拿下所有议席,议会成了橡皮图章。
小寻认为,这种“稳定”表面平静,实则封闭。你说人民信任政府吗?可以信,可有没有选择?才是真问题。
新总理洪马内,有西点军校背景,有国际履历,他上台,确实带来了一种年轻化的气氛。
他试图做外交突破。对外不站队美国,公开表态——“不愿当第二个菲律宾。”

这话有份量。美国人听了不爽,中国人听了舒服。
柬埔寨走的是“外交多维度”战略,一边继续靠中国投资,一边拉拢日韩、澳大利亚等传统西方伙伴。
这一点,外界解读很多。有人说亲中,有人说精明,小寻觉得,关键看谁能带来实在东西。

世界银行的报告摆在那,柬埔寨2023年经济增速达7.25%。
数字好看,旅游业和商品出口表现最突出。西港码头集装箱爆满,吴哥窟游客恢复到疫情前70%。
可别光看增长率,底子的问题没变。
走出金边城区,大片村庄依旧靠手工织布、种稻维生。城乡差距、教育鸿沟、基层医疗——没一样好解决。
基础设施虽在推进,可集中在重点经济区。
农村修一条路,要等三年;学校建一个厕所,要上报两级。
你说发展快不快?快,可发展均不均?极不均。

政治压制+城乡落差,让柬埔寨看起来很“稳”,其实内部张力极高。
2023年的世界治理指数报告里看到,柬埔寨“政治权利”得分全球倒数20%,这不是数字游戏,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你问:洪马内能带来新气象吗?他要改革,那权力得松,他要维持,那活力就会死。到底怎么走,看他敢不敢碰体制核心。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52f2bd51ed994c828d910c464e66876e~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862812&x-signature=yGv03%2BV7KrNaKWdqvy9%2FnqtcOnA%3D
东南亚旅游业中的社会问题

柬埔寨在搞旅游,可旅游搞久了,问题就浮出水面。
东南亚的“阳光产业”,一边是文化景点,一边却藏着肮脏交易。
性旅游这事,不用遮掩,联合国、东盟内部报告都承认——“东南亚部分地区存在广泛的性旅游活动”,泰国、柬埔寨、越南,都是其中主力。

小寻查到一组数据:柬埔寨59-80%的男性,曾购买性服务,泰国达75%。
你说这个比例吓人吗?吓人。可更吓人的是——这些交易多数“默认合法”。
你问怎么理解?就是“法律禁止,现实默认”。
旅游局公开讲:“强烈反对任何形式的性旅游。”
讲归讲,查了吗?基层警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娱乐场所背后是官商合体,谁动谁出事。
小寻想说,别再拿“文化差异”来糊弄人了,这就是制度漏洞+监管失职,催生出来的产业链。
重点来了——过去西方游客是主力,现在亚洲客户超过了西方人,这意味着需求还在增长,而且更隐蔽。

从金边、暹粒,到芭堤雅、清迈,街头“按摩店”“卡拉OK”成片出现。
表面是旅游服务,实际是交易包装。
一个“旅行团+夜生活套餐”项目,早就形成系统。
甚至有旅行社推出定制服务,安排夜间项目,价格透明、全程接送,背后是一整条产业链。
再来看另一个问题——人口贩卖。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泰国本土性贩卖减少后,柬埔寨、老挝、缅甸成为“新货源地”。

过去是泰国本地人,现在是跨境输入,孩子、少女,从村里被“介绍”出来,一路被送进大城市的娱乐场所。
执法部门不以此为重点,资源也不倾斜,结果就是——问题越积越多,没人愿意真动手清理。
这类贩卖涉及跨国、跨语种、跨地域,协查难度高。很多案件根本追不出国门。
问题不是抓不抓,而是要不要动系统。

不过小寻觉得,这就是个“睁眼做梦”的局面——法律写着禁止,现实全靠默认,监管体系疲软,结果黑市成了吸金通道。
你说柬埔寨靠旅游业发展没错,可一个国家要真想做长久,不清这些烂摊子,怎么赢信任?



历史因素与地缘政治影响

今天看到的柬埔寨社会矛盾,并不是近几年突然冒出来的。
冷战时代埋下的种子,至今还在发芽。
越战期间,美国把战火烧到了柬埔寨。大规模轰炸,企图打击北越后勤通道,结果炸穿了柬埔寨东部的村庄与森林。

战火烧毁的不只是土地,还有社会结构。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试图扶持亲美政权,可柬埔寨坚持中立立场。结果内乱加剧,红色高棉趁势崛起,这个政权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是清算“亲西方知识分子”。
全国近四分之一人口死于内斗、清洗、饥荒。有的村庄,整代人断档。
小寻查阅幸存者口述资料,有人说:“那时候谁都怕读书,怕说错话,怕认错人。”
这些创伤不是记忆,是现实。红色高棉留下的不是政权,而是社会集体创伤与制度断层。
国家制度几乎从零重建。
1990年代联合国介入重建,选举、宪法、军队都要重来,可根子断过一次,要重新长出来太难。
这种断裂影响到今天的政治治理、法治体系与社会信任。

你今天看到一个柬埔寨年轻人说他信法律、信政府,其实是奢侈的。因为他父辈那一代是从枪口下活下来的,靠直觉、靠关系、靠逃避。
再看国际影响。
中美竞争的火药味,早就飘到了金边。
2019年,美国国务院公开点名柬埔寨“民主倒退”,施加经济制裁。
表面是人权问题,背后是地缘博弈。西方不高兴的,正好给中国让路。
2020年后,中资项目大量涌入,尤其是在西哈努克港。房地产、赌场、港口开发,一批批中国公司接管项目,中柬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美国最关心的,是瑞安海军基地。
卫星图像显示,中方参与改扩建,美方指责这可能成为中国在印太的“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

柬埔寨回应:基地主权归本国,不存在外国驻军。
小寻想说,这种回应听上去很中立,实际偏向一目了然。
美国给的是条件,拉你开会,谈合作;中国给的是现金,直接修路、造楼、投项目。
在一个基础设施刚起步的国家,谁更有吸引力?答案不用猜。
区域层面也不轻松。泰柬边境争端、湄公河水权问题,让东盟这个组织压力山大。
东盟想一碗水端平,可每个国家背后都有不同靠山,协调机制看起来漂亮,执行起来一团乱。

地缘政治的游戏,柬埔寨一直在夹缝中走钢丝。
看似两边都讨好,实则两边都担忧。你想站边?得付代价;你想独立?得有实力。
问题在于,柬埔寨既无硬实力,又缺软治理,走哪边都风险极大。

问题根源分析与未来展望

一个国家,社会乱、制度弱,背后往往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串病。
柬埔寨的问题,结构性过于明显。
先说经济结构。
性产业在泰国GDP中占比高达10%-12%,柬埔寨虽无官方数据,但趋势相似。

小寻调阅2022年世界劳工组织报告,柬埔寨服务业中“非正规就业”比例超过60%。灰色产业早已深入城市毛细血管。
问题不只在有需求,而在没人管、没人修补、没人替代。
乡村贫困人口持续涌入金边、暹粒,他们没技术、没保障、没人脉,唯一的路就是服务业,最底层的那种。
城市接不住,国家管不住,结果灰色地带迅速扩张。
你说这能靠几项禁令解决吗?不能。因为根子在结构——没替代产业、没转型路径、没社会保护网。
治理能力也被掣肘。
柬埔寨多年来缺乏透明、公正的执法体系。地方法院、警察系统腐败问题严重,民众对法治基本无感。

法律写得再好,如果执法不公、权钱交易泛滥,就没有人愿意相信制度。
这就回到关键:怎么解?
国际社会当然有责任。联合国、东盟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做援助与技术指导。
问题是,这些机制效率不高、权责不清,很多项目流于形式。
比如,联合国人口基金在柬埔寨推动反人口贩卖项目,但地方执行率不到50%。一边开会发文件,一边现实无动于衷。
小寻认为,要解决柬埔寨的问题,得从四个方向一起下手:

其一,完善法治,不能再让司法系统成为少数人工具;
其二,推动包容性经济,不能让“增长”只停留在金边;
其三,社会保障要跟上,尤其对底层女性与未成年人;
其四,外交上继续多边合作,避免孤注一掷押错方向。
你说前景怎么样?
洪马内上台是契机,他懂西方话语,有国际背景,有改革空间;
二是,地区经济体一体化,给柬埔寨制造与出口带来新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国际关注在增加,性别议题、劳工权利、人权机制都会继续施压。

可挑战也没少。
结构性贫困不是三年能解的事。城市治理能力还在起步,跨国犯罪网络反应比政府快得多。
更大风险,是地缘冲突。中美继续博弈,柬埔寨这个小棋子,不小心就可能被碾碎。
未来的出路,不在于选边,而在于建设起能撑住自己的制度。
参考资料:
1.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南亚跨国人口贩运报告2023》
2.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发展报告2023
3. 柬埔寨人权中心(CCHR):《司法独立与法律执行年度评估》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柬埔寨为什么这么乱?东南亚成白人的寻欢天堂,美国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