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境,国家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
7月5日,解放军在台海的演习,信号已经给出来了!这就是一种警告。紧接着,7月8日美国那边又批准了对台军售,这事儿就没完没了了……东盟都出来说话,希望局势能降温。事情的根源?很多人会回溯到6月份蔡英文那次去美国。从那之后,美台之间的一些动作就没停过。比如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发言,言辞有一些挑动性。
中国大陆这边的反应是什么呢?制裁!对那些和“台独”有关联的企业进行制裁。
“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进行类比,这种说法被中国外交部驳斥,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的范畴!”
国台办的朱凤莲直接点名赖清德,说他搞什么“非红供应链”。这概念听着新鲜,实际上就是想在经济上和大陆脱钩,用台湾的利益去换取一些支持。这种做法…岛内民众怎么看?
最新的民调数据出来了,岛内超过六成的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一些做法感到反感!他们不支持这种出卖台湾利益的行为。支持两岸和平的声音反而在增加。民心所向,这个东西是藏不住的。
西方一些人老想把水搅浑,把台湾和乌克兰放在一起说事。这两种情况有可比性吗?外交部早就说过,这比喻不恰当!台湾是中国的事情,和乌克兰那种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性质不一样。
再看看大陆的具体操作,一手经济融合,一手军事威慑。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一直在进行,两岸一家亲的纽带没断。谁要是想在“台独”这条路上走,那面临的就是雷霆手段。
赖清德的“非红供应链”理论,说白了,就是想把台湾的产业链从大陆剥离出去,搞自己的一套。他觉得这样能获得外部势力的支持,算盘打得噼啪响,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自欺欺人。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香会上的那番话,还有后续的对台军售,被看作是在给局势添油。这一系列操作,从6月蔡英文的行程开始,到7月初的军事演习和军售案,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
“中国大陆的反制措施,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警告,而是直接落实到了对相关企业的经济制裁上,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回头看岛内的民意,那超过六成的人反对民进党的做法,这个数字说明问题!说明多数人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知道和平稳定有多重要。他们不想被绑上战车,不想自己的家园变成棋子。
东盟的表态也很有意思,作为周边国家,他们不希望看到地区局势升温,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这代表了区域内大多数成员的普遍心态!没人想在家门口看到冲突。大陆方面一边加强经济文化联系,一边清晰划出红线,谁碰谁倒霉。这种策略,软的硬的都有。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