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泛波 发表于 7 天前

王励勤上任才2个月,王楚钦出局后的现状,暴露了一个圈子的恶俗

那些围绕在运动员身边的声音,有时候比球场上的输赢,来得复杂。。。

樊振东有一次,说过一些话,听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他说,输了不行,赢了也不行。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看不见的压力和说不出的苦衷?他成名之后,人气高了,随之而来的事情也多了。

有些所谓的“球迷”,做法让人看不懂。他去哪儿,就有人跟到哪儿,机场堵着,拿着相机不停地拍。这已经不是支持了,这是在干扰一个运动员的正常生活! 他不止一次说过,希望大家保持距离,不要这样。

事情还不止于此。有人竟然拿到了他酒店的房卡。。。进了他的房间!这事光是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吧?一个运动员,平日里训练已经把弦绷紧了,回到自己的地方,想喘口气,却连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有。

就连去看一场演唱会,放松一下,都会被骂“不务正业”。运动员也是人,他们也需要生活,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放在放大镜下看,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这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这种事,不光他一个人遇到。
最近,王楚钦也碰上了。。。

一场男双半决赛,他和梁靖崑搭档,没能赢下来。对手是大小库伦兄弟,人家从小一起打球,配合默契。咱们的选手,一年到头也难得合作几次。输球,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出人意料。

比赛结束的那一刻,王楚钦很自责,他甚至抬手打了自己的脸。 那个懊恼的样子,隔着屏幕都让人觉得心疼。他是真的想赢,真的在乎这场比赛。

场下的新任乒协主席王励勤,全程没有什么表情,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刚上任两个多月,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肯定也不平静。比赛一结束,他就去找了王皓,估计是在商量这事儿。男双,确实一直是咱们的一个心病。

你看,输球本身,运动员和教练组已经在承受压力,在想办法解决了。可场外呢?一些不好的声音又冒了出来。赢球的时候尚且有人挑刺,输了球,那些阴阳怪气的话自然少不了。

有人在网上说,他是不是商业活动参加多了?状态下滑了?然后又把他和樊振东拿出来比来比去。这种话,对一个刚刚输了球、正在自责的运动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面对这种声音了。

记得有一次混双比赛,也是一场关键的比赛。王楚钦的球拍,在比赛中坏了。对于顶尖选手来说,顺手的球拍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裁判却说,比赛可以继续。
当时他心里肯定有波动,但旁边的搭档孙颖莎一直在鼓励他。他们俩顶住了压力,把心里的那股气,全用在了打球上,最后赢了! 没让那些可能存在的“意外”得逞。

可赢了之后呢?竟然有人说,这是不是他们自己人搞的鬼?说是为了留后路,“赢了就夸心理素质好,输了就怪球拍”。这种猜测,完全不顾比赛前球拍都要经过检查的事实,充满了恶意。

赢了球,有人吹毛求疵;输了球,更是躲不掉指责。 这种环境,让运动员怎么专心打球?刘国梁还在任的时候,就提过,要警惕这种风气。如今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消失。
运动员们的生活,不应该被这些东西绑架。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无休止的审视和评判。比赛有输有赢,这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输了,他们自己心里难受,会去总结,会去加倍努力练回来。

赛后,有网友看到王楚钦被领导们围着,低着头,情绪很低落。 大家大概是在复盘比赛,分析得失。这种时候,他需要的不是外界的指责,而是团队内部的信任和专业的指导。
他们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不是娱乐明星。把饭圈那套东西,生搬硬套到体育领域,伤害的不仅是运动员个人,也是体育本身那份纯粹的精神。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加油助威,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强加在他们身上。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励勤上任才2个月,王楚钦出局后的现状,暴露了一个圈子的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