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实皆省鱼类产业链断裂,鱼价暴涨,民众"吃不起大虾"
缅甸实皆省的鱼类产量已减少一半,鱼价上涨,同时居民对鱼虾的消费能力也有所下降。实皆省鱼养殖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实皆省原本拥有10000英亩的渔业养殖面积,但由于经营困难,导致当地鱼类产量减半。
他称,实皆省的产量比之前减少了近一半,过去每英亩鱼塘平均能产约2000拽,现在产量下降了一半左右。我们主要混合养殖巴沙鱼、鲮鱼和淡水鲳,养殖8至9个月后,待鱼长到60至70甲(约合1公斤左右)时捕捞。
实皆省的渔业养殖主要集中在瑞保镇。此外,韦莱镇和耶乌镇也是主要鱼类养殖区。
除了养殖业,在蒙育瓦市上部的杰沙、梯斋、高林和因多等地区,还有传统的湖泊渔业,这些产业也为当地鱼类供应提供了支持。
一位鱼虾贸易商表示,随着实皆省鱼类产量下降,从仰光订购鱼类时,运输成本也比以前更高,导致鱼价上涨,当地居民的鱼虾消费能力也随之降低。
“鱼还是能买到的,但价格涨了,我们这边的人现在吃不起大虾了,只能买些小虾。本地产量确实下降了,而且能经营的地方也少了,主要是因为局势不稳定。蒙育瓦地区的湖泊虽多,但法律管控较弱。”
过去,实皆省的鱼类产品不仅能销往北部的克钦邦,其鱼苗孵化产业也相当成功,甚至能将麦瑞加拉鲮鱼苗卖到仰光。然而,如今不仅鱼苗孵化业受到影响,当地鱼类养殖产量也大幅下降,导致居民的鱼虾消费水平进一步降低。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