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爱跑步 发表于 7 天前

马拉松成绩再好也有可能被拒?(聊聊马拉松积分背后的真相)

你是不是以为跑完马拉松,成绩不错就能啥都不用操心了?那可就大错特错咯!在马拉松这个圈子里,积分那才是真正能让你进去比赛的“门票”。今天咱就来好好揭开这个神秘的积分系统的老底,瞧瞧它到底是怎么影响你能不能参赛的。

一、积分是马拉松的“身份证”

马拉松的积分就跟身份证似的,特别重要。这积分就像是运动员的成绩单,是把比赛成绩、名次还有赛事级别这些东西综合起来算出来的。

就说2025年山东省马拉松联赛吧,有6000人参加全马比赛,冠军能拿到300分。这积分可不只是证明你跑得咋样,更像是块“敲门砖”,能让你有机会参加顶级赛事。

国际赛事算积分的规则就更麻烦了。世界田联会根据选手的成绩、一起参赛的高手水平,还有有没有破纪录这些情况综合着打分。上海马拉松为啥能排到国际第14名呢?就是因为它的积分有6147分。这也就是为啥国内的顶级赛事愿意花大钱请国外的高手来,他们一来啊,赛事的积分权重就能直接提高。

二、积分如何改变命运

直通顶级赛事:全国运动会对马拉松选手有要求,得在规定时间内积分排名前30才能有参赛资格。就像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大众马拉松项目,武汉有个姑娘叫昌嘉悦,她用3年时间攒了10万积分,从80万报名的人里成功脱颖而出。

奖金与荣誉的收割机:厦门马拉松冠军能拿到4万美元奖金,能不能站到领奖台上,很多时候就看积分排名。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冠军陈仁康,靠着在重庆、北京、广州三站比赛拿到的30积分,在 50-54 岁这个年龄组里直接称霸。

职业发展的加速器:要是能参加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像兰州马拉松这种,选手的世界排名一下子就能往上升。这可不只是能多接点商业代言,更是冲击奥运会等顶级赛事的好机会。

三、积分生存法则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参加高积分的赛事那可太划算了,就跟事半功倍似的。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的积分权重比普通赛事高三倍还多呢。不过咱也得根据自己的本事来,像浙江马拉松积分赛就给业余选手提供了进步的机会。2024年“破三”的人数比2016年多了差不多12倍。

积分有效期的陷阱:大多数赛事的积分有效期就1-2年,全国运动会更麻烦,要把2024年和2025年这两年的积分合起来算,比例是55%比45%。这就意味着运动员得一直参加比赛,稍微放松一下,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细节决定成败:风速、海拔这些东西都会影响积分计算。全国运动会规定,逆风的时候,每0.1 米/秒就加0.6分,要是顺风就扣分,要是没有风速数据,直接扣30分。那些专业选手连选跑鞋都得仔细琢磨。

四、普通人如何玩转积分?

可别觉得积分就只是职业选手才要关心的事儿哈!山东省马拉松联赛有规定,只要你跑完2场分站赛,就能去参加精英赛啦。浙江马拉松积分赛更厉害,还搞了个大众等级评定呢,而且那个精英一级的标准比全国统一的标准还要高。

对咱们这些业余跑步爱好者来说,积分可不单单能让咱们更有动力去提高成绩,还能让咱们认识更多一起跑步的朋友,甚至能成为咱们参加顶级赛事的“入场券”呢。[呲牙][加油]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拉松成绩再好也有可能被拒?(聊聊马拉松积分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