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哥世界观 发表于 7 天前

俄军狂轰乌克兰:无人机遮天蔽日时,谁在防空洞里数着心跳?

当地时间7月12日凌晨,俄罗斯对着乌克兰泼下了一场“钢铁暴雨”——597架无人机跟黑云似的压过来,26枚导弹追着军工场、机场猛炸,从东边的哈尔科夫到西边的利沃夫,大半个乌克兰都在爆炸声里抖。俄军说“全打中了”,乌军说“拦了不少”,但明眼人都看得清:利沃夫的军工厂成了废墟,哈尔科夫的征兵点炸穿了顶,还有更多普通居民楼的窗户被震碎,凌晨三点的防空洞里,全是抱着孩子发抖的人。



说到底,这场仗打了这么久,战术再“升级”,博弈再“加剧”,最沉的担子,从来都压在那些只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肩上。
主体部分:当战争变成“消耗游戏”,普通人连躲的地方都快没了



你敢信吗?597架无人机,一半是伊朗造的“见证者”。这些玩意儿飞得慢,但架不住多,跟蚊子似的围着乌军防空系统转,等防空导弹打光了,俄军的“匕首”导弹就跟饿狼似的扑上来——这哪是打仗,分明是算着账消耗人呢。



乌军那边更憋屈。“爱国者”导弹贵得要死,打一架2万美元的无人机,就得耗掉上百万美元的导弹,跟拿金块砸蚊子似的。现在导弹快见底了,官方没明说,但网友拍的视频里,利沃夫的防空警报响得跟哭似的,却没多少拦截弹升空。有人在社交平台吐槽:“以前还能盼着警报响了有救,现在听见警报,只能往桌子底下钻。”



最惨的还是老百姓。切尔诺夫策州那对死了的夫妻,前一天还在朋友圈晒自家种的西红柿利沃夫大学学的学生,早上刚发了“期末考加油”的动态,下午教学楼就多了个大洞;日托米尔更绝,爆炸的冲击波掀翻了700户的电表,老太太们摸着黑找蜡烛,嘴里念叨“去年冬天没暖气,今年夏天没电,这日子啥时候是头”。



国际上的戏也挺难看。欧盟跳出来说“要制裁”,但清单里没提怎么帮乌克兰补防空弹;美国喊着“支持自卫”,却把F-16的交付日期往后拖;俄罗斯倒直接,拉着朝鲜说“别惹我”,转头又击落了33架乌克兰无人机。有网友说得扎心:“大国在棋盘上挪棋子,棋子是导弹,棋盘是人家的家园。”



争议性结尾:当“战术成功”的新闻里,藏着多少没被提及的哭声?


俄军说“摧毁133个集结点”,乌军说“拦截率超60%”,西方媒体算“军援到位多少”,俄罗斯媒体夸“战术多精妙”。但没人提,那些在废墟里扒拉照片的老人,那些抱着受伤孩子在医院走廊等床位的妈妈,那些从此再也回不去的家。


有人说“战争就是这样”,可凭什么普通人要为“地缘博弈”买单?无人机能精准定位工厂,却算不清防空洞里有多少颗悬着的心;导弹能切断军援通道,却堵不住老百姓眼里的绝望。


或许这场仗里,最该被“精准打击”的,是那些把别人的苦难当成筹码的算计。毕竟,再厉害的战术,也换不回一个孩子安稳的睡眠;再热闹的博弈,也暖不了那些寒夜夜里发抖的普通人。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军狂轰乌克兰:无人机遮天蔽日时,谁在防空洞里数着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