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关税函,缅甸为何如获至宝?
近日,缅甸外交部网站罕见更新了一份双语文件,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长篇回信。字里行间洋溢的感激之情几乎溢出言表。一切始于数日前特朗普政府发出的一批关税通知函。约二十个国家几乎同时收到美国征收高关税的“账单”,各国反应各异,如同收到法院传票。唯独缅甸军政府如获至宝,将其视为打破国际孤立的金钥匙。
一纸函件,何以令缅甸大喜过望?
自2021年军事政变后,缅甸军政府长期被美国及西方世界排斥于国际体系之外。美国此次将关税通知函直接递交给政变领导人敏昂莱本人,在缅甸看来,这无异于在外交层面默认了其政权的合法性,这是一个他们苦求四年而不得的承认。
敏昂莱的回信将这种“受宠若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盛赞此举是“美国邀请缅甸继续参与其非凡经济和世界头号市场”的“令人鼓舞”的信号,代表缅甸致以“诚挚感谢”。
信中他称特朗普为“真正的爱国者”,肯定其“强大的领导力”正“带领美国走向繁荣”,并“在全球舞台上努力促进和平”。
敏昂莱甚至将特朗普2020年大选失利与缅甸2020年大选强行类比,声称两国选举均存在“严重的舞弊和不正当现象”,试图为缅甸次年的军事政变寻求某种扭曲的“正当性”背书。
在关税议题上,敏昂莱一面恳请特朗普将美方对缅关税从已宣布的40%(原计划为44%)进一步降至10%-20%,一面主动提出愿将缅甸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降至“零或10%”,并承诺尽快派遣高级代表团赴华盛顿磋商。
热切期盼之下,难掩外交失衡之窘
敏昂莱的急切与卑微跃然纸上,根源在于缅甸作为一个小国、弱国,且深陷西方制裁孤立的现实困境。军政府渴望突破封锁,国家亟需经济纾困,当美国这扇看似微启的门缝出现时,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成为本能反应。
然而外交贵在平等与自重。当一国领导人在正式外交文书中抑制不住近乎失态的激动,言辞间极尽迎合谄媚,甚至不惜以贬低自身国家政治进程来攀附对方失意的领导人时,不仅暴露了其政权的脆弱性,更将小国面对强权时的战略焦虑展现无遗,这绝非成熟、稳健的外交姿态。
小国外交的两个极端样本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敏昂莱为特朗普一纸群发函件而“欣喜若狂”之际,国际舞台另一端却上演着截然相反的一幕。
今年6月中旬,多家国际媒体曝出,特朗普曾主动致信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试图恢复接触,并希望通过朝鲜驻联合国使团转交信件。然而朝方数次断然拒绝接收。
一边是缅甸敏昂莱的受宠若惊、热切逢迎;一边是朝鲜金正恩的冷峻拒绝、欲擒故纵。小国外交在霸权阴影下呈现冰火两重天。
朝鲜的冷拒是示强的策略,是其长期塑造的对外强硬姿态与战略定力的体现。缅甸的谦卑是示弱的生存之道,是其寻求摆脱孤立、纾解经济困境的迫切尝试。二者路径迥异,却都深植于其国家处境、战略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土壤。
小国的外交抉择,从来不是道德命题,而是生死存亡的算术题。尊严与生存的天平上,每一次加减都是国家命运的赌注。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