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一瘸一拐扛起奥运火种,洛国富轻抚战袍,小将扬言要掀翻长城
北京的夜,闷得像灌了铅。国家体育总局篮球馆那盏顶灯,硬是亮过了凌晨三点的月光。透过窗缝望进去,篮下几个高大模糊的影子正不知疲倦地移动、卡位、传球——是周琦、杨瀚森、余嘉豪组成的新“三塔”。汗水砸在地板上的声响,隔着门都能听见。老帅郭士强像尊石像般立在场边,手里的战术板被攥得发烫。
这哪是训练啊,分明是“赶鸭子硬上架”。明儿个对阵伊朗,就是通向巴黎奥运会的独木桥了。前路艰险?那是自然。核心周琦,医学报告上白纸黑字写着:跟腱恢复率87%,爆发力降了一成五,像台超负荷运转多年的老引擎,零件损耗在所难免。而对面那位常青树哈达迪,据说磨了把小刀子,要用专克“移动长城”的“电梯门战术”捅咱们的软肋。
可退路?没有! 亚洲杯前四是底线,如今咱们排名第六,再输就真只能在家看巴黎烟火了。球队技术组的小伙子们熬红了眼,就指着伊朗那个“命门”——左侧底角三分点,命中率惨到仅29.3%。“这是个机会,”队里老数据员老马嘬了口浓茶,哑着嗓子跟我们说,“像挖金矿挖到条窄缝,钻过去可能就有光!”
视线转向另一片战场,中日足球隔空较劲。日本派来支清一色娃娃兵,平均年纪刚过21岁,青春逼人,号称J联赛“潜力股”。咱们这边是“二队”出征,平均28.7的岁数,搁足球场上确实有点“老黄瓜刷绿漆”的意思。打法更是冰火两重天:咱们还是那熟悉的“冲天炮”长传冲吊,占45%的套路;人家日本娃儿玩的是“水银泻地”,地面渗透率高达81%。好比一个使关公大刀,讲究大开大合;一个耍绣花针,讲究细腻穿花。
最动人心弦的,是老将洛国富。这可能是他身披印有五颗星的红色战袍最后一场了。赛前,有记者瞥见他独自在更衣室,把那件穿了五年、洗得有些泛白的球衣轻轻抚平,贴在胸口。那句没对着镜头说的话被我们打听到了:“这身‘战袍’,值了!” 声音里没有遗憾,倒像卸下千斤担子的叹息。与此形成刺眼对比的,是日媒NHK新闻那头轻飘飘的预告:《3-0最低消费》。这五个字,像根针扎进了国内球迷的心窝子,论坛里瞬间就点着了火。“当他们看不起你时,就要把这股劲攒在脚底板!”
网球圣地温布尔登正悄悄经历一场革命。鹰眼系统“进化”到了4.0,像开了天眼,落点判断精准到头发丝般±0.07mm,比人类裁判±3.2mm的误差强了不知凡几。判决也快如闪电,0.13秒搞定,老裁判那1.8秒的思考时间成了“龟速”。更绝的是,争议判罚率为零!这项数据直接戳中不少职业裁判的老心窝子。
但传奇德约科维奇却摇头叹气。他面对镜头,难得地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朋友,当那颗小黄球的命运全成了冷冰冰的代码,温布顿这片百年草场的灵魂,是不是也跟着死了?” 想想也是,那个球员与主审用眼神较劲、为一记擦网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代,那带着点人味儿的热闹劲儿,真要被“量子裁判”一键清除了吗?科技的齿轮滚得飞快,压过的是不是那份心照不宣的传统?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