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谈中越战争:印巴冲突印占52据点,中国72小时限时令逼退印军
一份来自中国的照会,在1971年12月16日震动了世界!内容很简单,也很直接:印度方面必须在72小时之内,无条件撤走所有非法占领中国领土据点的人员,不然就要承担一切后果!这份最后通牒,让整个世界都紧张起来。苏联的塔斯社马上分析中国的想法。美国务院也赶紧提醒印度:“中国从来不开空头支票”。巴基斯坦的电台更是来回播放,说这是“正义的声音”。
最紧张的还是印度新德里。总理府里本来还在为东巴基斯坦战场的胜利高兴,这份通牒一来,气氛立马就凝固了。国防部长急急忙忙跑到作战室,参谋们脸都白了,他们发现:
第一、中国在西藏的导弹部队已经解除了保险!
第二、大批歼击机已经挂上了实弹,随时能起飞!
第三、足足四个山地师,正在向边境开进!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几天前说起。那时候,第三次印巴战争打得正热闹,印度觉得中国南边正忙着,顾不上西边,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印军突然出手,在中印边境西段,一口气强占了我们52个有争议的据点。
他们的工兵连夜干活,又是挖工事又是修堡垒,想把这事变成板上钉钉的事实。印度的报纸也跟着起哄,说什么“收复失地的好时机”,前线部队都进入了战备状态。在新德里的作战室里,军官们兴奋地在地图上标注着新占领的地方。
但他们没料到,北京的目光早就盯上了青藏高原。消息一确认,中国外交部马上就找了印度大使,西部战区的部队也进入了一级战备。
战争的时间一秒一秒地倒数。印度前线的指挥官收到了卫星拍回来的照片,照片上清清楚楚:中国的重型火炮群已经在射程内摆开了阵势,雪地高原上,坦克的履带印子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
12月18日凌晨,离最后期限只剩下8个小时。印度北部军区终于顶不住了,下达了撤退命令。
当最后一批印军慌慌张张地撤出据点时,北京也同步宣布:看在印度方面改正了错误,中方暂停军事行动。这场危机,最后以52个据点全部物归原主结束。
几年后的另一场战争,更能看出中国军队的厉害。1979年,谅山战役打响。越南的军事研究员陈文同,正趴在桌子上看地图。地图上红色的箭头密密麻麻,代表着那场惨烈的厮杀。他的手指划过谅山主峰,翻开了厚厚的复盘报告。
当他看到中国54军的作战路线时,拿着钢笔的手一下子停住了。纸上标的进攻路线,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接劈开了越南的防御。
“这支被拆得只剩骨架的部队……”陈文同小声念叨着,眉头皱成了一团。报告里的数字,让他眼睛都觉得烫:26天,歼敌4433人。
这支王牌军,武汉军区的54军,本来准备从云南方向打进越南。军长韩怀智正准备大干一场,命令却突然下来了:全军改道去广西。更让他揪心的是,这支王牌军还被拆开了用!160师配给了41军,161师配给了55军,军部手里,只剩下一个162师能直接指挥。
就是这个被称为“猛虎师”的162师,打出了让人震惊的战绩。从2月19日到3月16日,短短26天,它在越南境内来回跑了400多公里。
- 先是攻克了复和县城。
- 接着又转战高平。
- 然后奔袭广渊。
- 最后还参加了会攻重庆县的战斗。
作战方向来来回回变了7次,成了当时所有参战的29个师里,跑得最远的一个部队。
特别是在打重庆县的时候,162师的官兵们刚接到命令准备回国,脚还没踏上国门,又被命令掉头往北打。战士们的鞋底都磨穿了,脚板上全是血泡,就这么搭着临时调来的270辆汽车强行军,硬是配合友邻部队拿下了重庆县。等到3月15日撤军命令下来,这支钢铁一样的部队,又干掉了300多个敌人。
“这才是中国军队真正的底色啊。”
陈文同看着地图上54军突进的箭头,语气里说不出的复杂。他觉得,中国在两条战线上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定力——南边打越南,出拳像打雷一样狠;西边对印度,收拳收得恰到好处。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像。1962年中印战争打完,被俘虏的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就记录过一件让他想不通的事。当一个中国少校宣布胜利撤军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为什么要放弃打下来的战果?”
那个中国军官的回答是:“中国和印度是上千年的邻居,我们反击只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土,不是为了征服谁。”六十年过去了,从青藏高原到北部湾,中国军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剑拔出来的时候,寒光闪闪;收回去的时候,山河依旧。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