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终于想清楚了,当着世界各国的面,对中俄提了一个请求
伊朗在“向东转”战略中面临多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外部压力与地缘博弈
1. 美以军事威胁持续存在
美国和以色列可能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甚至采取军事打击(如针对核设施或能源设施的空袭),并可能通过“代理人战争”(如支持地区反伊势力)牵制伊朗。
2. 地区国家的战略猜忌
- 阿拉伯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可能将伊朗“向东转”视为对其的威胁,尤其在能源、地缘影响力方面存在竞争,可能联合西方抵制伊朗。
- 印度等地区大国虽与伊朗有合作,但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可能在中长期战略上保持距离。
二、内部治理与资源限制
1. 经济脆弱性与制裁滞后效应
长期制裁导致伊朗外汇储备不足(仅约400亿美元),难以支撑大规模基建或能源合作项目,且“去美元化”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2. 技术与基础设施短板
伊朗在高端制造业、能源技术等领域依赖外部支持,而西方技术封锁可能延缓其产业升级,影响与东方国家的合作效率。
三、多边合作的协调难题
1. 中俄战略重点的差异
中俄虽支持伊朗对抗西方,但自身有独立的地缘目标(如俄罗斯侧重中东战略平衡,中国注重能源安全与“一带一路”),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伊朗的军事或政治诉求。
2. 地区合作的复杂性
伊朗与巴基斯坦、中亚国家的合作需平衡教派、民族矛盾(如什叶派与逊尼派关系),且部分国家(如沙特)可能通过经济手段分化伊朗的地区联盟。
四、长期战略的可持续性风险
1. 对中俄依赖度的潜在矛盾
过度依赖中俄可能削弱伊朗的战略自主性,尤其在军事或外交决策中面临“选边站队”的压力,与伊朗“独立自主”的传统理念冲突。
2. 地区安全架构的不确定性
中东地区冲突(如巴以问题、也门内战)的长期化,可能持续消耗伊朗的外交资源,使其“向东转”战略难以聚焦经济与长期发展。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