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湘平 发表于 6 天前

5年来首次,老是唱反调的莫迪政府,派心腹上门求中方手下留情

5年来首次,印度外长苏杰生踏上访华行程。一边在多边平台屡唱反调,一边又为稀土断供焦头烂额,莫迪派心腹"登门求情"的姿态耐人寻味。
上合组织外长会议在天津拉开帷幕,这场由中国轮值主席的高级别外交盛会,吸引了26个成员国和伙伴国的积极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外长苏杰生五年来的首次访华行程格外引人注目。


【印度外长5年来首次访华】


据外交部消息,苏杰生不仅将出席上合会议,会前还专程赴京与王毅外长举行双边会谈,这一安排背后暗藏诸多玄机。而回顾去年中印边境"破冰"以来,新德里对上合组织的态度出现微妙转变。
尽管印度防长辛格在不久前举行的上合防长会上,再次因拒签联合声明而显得格格不入,但印方高官的接连出席,确实为上合组织创造了"全家福"式的历史时刻。这种若即若离的姿态,恰如印度在多边外交中的缩影——既想保持存在感,又不愿完全融入。
可以说,苏杰生此行背负着两项重要使命。
首当其冲的是稀土困局。自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后,印度汽车制造行业深陷“断货”困境。毕竟,全球超九成的稀土加工产能都集中在中国手中,印度车企对中国稀土磁铁的依赖极为严重。


【印度汽车制造行业深陷“断货”困境】


但印度一些企业却自作聪明,弄虚作假,伪造30多份最终用途文件,把中国稀土转卖给美国军火商赚取暴利。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自然招致中方更严格的出口审查。
莫迪政府虽打算投入资金发展本土稀土产业,可技术上的差距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弥补的。当下,车企老板们天天向莫迪政府“讨要”解决方案,苏杰生这趟北京之行可谓压力山大。
第二个议题则关乎经贸合作。美印关税谈判因农业和乳制品等"红线"问题陷入僵局,迫使印度开始另寻出路。尤其前不久的金砖峰会上,莫迪破天荒地签署了不点名谴责美国破坏贸易规则的联合声明,这一反常举动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


【美印关税谈判陷入僵局】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近期突然对在印中企展现"善意",着手恢复直航等便利措施。这种180度大转弯,与其说是幡然醒悟,不如说是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醒了。
但新德里必须明白,吸引外资不能光靠临时抱佛脚。2020年以来,莫迪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无端审查和限制,严重损害了印度的营商环境声誉。
如今想重拾中方信任,仅凭几句漂亮话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稀土这样的战略物资领域,印度更需要拿出整顿市场秩序的实际行动,而非继续耍小聪明。
此外,苏杰生此次访华可能还在为莫迪出席上合峰会铺路。自去年中印就边境问题达成临时协议后,两国关系确实出现缓和迹象。加上国际格局风云变幻,这位印度总理亲临上合的可能性正在提升。


【苏杰生此次访华可能还在为莫迪出席上合峰会铺路】


不过,以印度过往在上合和金砖的表现来看,即便莫迪现身,也难保不会再生枝节。
印度外交的反复无常早已不是秘密。上合组织谴责以色列的联合声明,印度忙着撇清关系;金砖国家推进"去美元化",新德里又刻意保持距离;更不用说屡次拒签会议文件的黑历史。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做派,连印度国内的有识之士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批评政府拖了多边机制的后腿。
深究起来,印度战略界的认知偏差是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沉迷于与中国争夺"全球南方"领导权的幻想,另一方面又对美国"印太战略"暗送秋波。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外交路线,导致印度既无法在金砖、上合等平台发挥建设性作用,又难以获得西方阵营的真正接纳。更可笑的是,新德里还自以为是地认为,可以拿改善对华关系作为筹码,去向华盛顿讨价还价。


【中国对于改善中印关系始终持开放态度】


中国对于改善中印关系始终持开放态度,但这份善意绝非没有底线。而在这次中印会晤中,中方或明确传递两个信号:在稀土等战略物资领域,印度必须首先整肃内部乱象;在经贸合作方面,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前提。
如果新德里还抱着机会主义心态,企图"空手套白狼",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印度当前的外交困局颇具警示意义。在全球南方国家集体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死抱冷战思维、沉迷地缘博弈的做法早已过时。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代表着国际秩序变革的正确方向,印度若继续首鼠两端,只会错失历史机遇。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年来首次,老是唱反调的莫迪政府,派心腹上门求中方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