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观纵横 发表于 6 天前

后院起火?俄罗斯深陷战场难脱身,南高加索趁机从普京手中溜走

普京嗅到严重危机,俄军部队前线突飞猛进,可俄方没想到,东欧前线战声隆隆,自家“后院”硝烟弥漫,半只脚已经陷入战场泥潭的俄方这才发现,自家地盘已经所剩无多,俄罗斯说话已经不好使了。
南高加索地区目前有三个国家,分别为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些地区基本都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是连接东欧与中东的陆路枢纽。
群雄逐鹿之地,自然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争端与矛盾,尤其是进入21世纪,南高加索也并不太平,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爆发冲突已经是家常便饭。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为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大打出手,全世界都为这场持续了10天的战争而震惊,而在当时,这场战争的深层原因,其实就是西方国家在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内的一次试探。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试探其实一直都没停过,直到2022年俄乌之间的战火,将俄罗斯彻底拖入“反复拉锯”的泥潭,而乌克兰作为冲锋陷阵的“西方代理人”,如今也已经是满目疮痍。
此外,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也不消停,两国之间持续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纳卡问题。

亚美尼亚族人始终坚持要让纳卡地区回归,但阿塞拜疆认为这是自己的主权领土,从1988年开始,纳卡地区的冲突就不断发生,苏联解体后,更是升级为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战争。
直到1994年,两国签署停火协议,但因为纳卡地区的问题,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零星交火时有发生,到了2020年,两国再次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
当时,俄罗斯还算是“兵强马壮”,在南高加索地区拥有绝对的影响力,经过一番调停,两国在2022年同意停火,俄罗斯同时派遣维和部队部署在两国接触线上。

同时,俄罗斯还支持阿塞拜疆修建一条公路、铁路线,穿越亚美尼亚,将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连接起来,这条公路也由俄方管理。
这条通道就是“赞格祖尔走廊”,这不仅是俄罗斯管理飞地的必经之路,也是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影响力的延伸,进而辐射到伊朗。
虽然俄乌冲突已经爆发,但俄罗斯依然希望利用这条通道在南高加索维护自身利益。
但俄方没想到,在2023年,也就是俄乌冲突胶着的一年,阿塞拜疆突然出手,在不到24小时内就夺回了纳卡全境,而俄罗斯维和部队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最后只能无奈撤军。

亚美尼亚对俄罗斯的反应自然感到非常失望,尤其是对俄方的保障能力的失望。
而阿塞拜疆这边在取得胜利之后,自然是信心爆棚,开始直接喊话俄罗斯,明确表示不希望俄方控制“赞格祖尔走廊”,认为应当由一个中立的国际机构参与相关事务,而俄方也非常清楚,一旦点头同意,将大大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同时,阿塞拜疆继续加大火力,在今年6月底开始,一举逮捕了数名俄罗斯公民,其中还包括俄媒在当地的工作人员,致使两国关系一度恶化。

而事实上,阿塞拜疆不仅不仅在南高加索地区不断削弱俄方影响力,还在俄乌开战后,援助乌克兰武器,甚至已经成为北约在南高加索地区的武器中转站。
阿塞拜疆之所以敢于对俄罗斯如此强硬,一方面是由于土耳其的坚定支持,埃尔多安本人甚至将阿塞拜疆定位为“支点”。
另一方面阿塞拜疆掌握着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管道的17%,只要关掉阀门,俄罗斯就难以承受。
但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俄罗斯国力的下降了,三年俄乌冲突,俄罗斯实际上在不断“被削弱”,对于昔日传统势力范围的控制力早已大不如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方再次收到坏消息,7月10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高层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会谈,两国讨论的议题包括边界划定、开通“赞格祖尔走廊”与和平条约等核心议题。
而且,这是这对“宿敌”是在没有任何调停国或中间人参与的情况下举行的会谈,这也向外界传递了很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俄方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对传统势力范围的控制。
或许最终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能够获得不少利益,但若因此失去对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很难说孰轻孰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院起火?俄罗斯深陷战场难脱身,南高加索趁机从普京手中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