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雪梨inpKBN 发表于 5 天前

风向变了?很多人开始批评全红婵,又一次印证了樊振东的话

18岁的全红婵因旧伤复发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和世锦赛,结果老家摘荔枝的照片被骂"身材走样",游玩动态被质疑"装病炒作",连她母亲坐椅子的姿势都成了网友挑刺的对象。这场针对奥运冠军的网暴,彻底暴露了流量时代的畸形围观。
旧伤从来不是突然出现的。东京奥运前她的手腕腰脚踝就贴满肌贴,每次训练要绑半小时绷带固定伤处;巴黎奥运后劳损加剧,今年四月墨西哥站连输陈芋汐三场时,下场都是扶着腰走的。发育关撞上陈旧伤,退赛是专业团队评估后的医疗保护,却被营销号曲解成"畏战逃避"。

更荒诞的是舆论场的双标。全红婵回家乡调养,网友镜头却追到荔枝园:骂她腿粗的有之,嘲讽"奥运冠军变村姑"的有之。她发张朋友聚会照,立刻有人质问"病人怎么不躺平"。可运动员不是伤残,适度社交本就是康复治疗的一部分。这种拿着放大镜找茬的架势,逼得她家人修自建房都被造谣"敛财",冒名带货账号更是层出不穷。

当陈芋汐搭档新队员夺冠时,恶意言论转向"关系户";当全红婵缺席赛事,阴谋论开始发酵。饭圈思维正侵蚀体育精神,某些人用追星那套打榜控评的手段,硬生生把十米跳台变成粉黑战场。殊不知两个小姑娘赛场上是对手,场下共用着同一个康复师。

高敏三年前的预言正在应验:年少成名是把双刃剑。伤病还能靠科学康复克服,但发育期叠加网暴的心理重压,比任何竞技难度都致命。那些在弹幕里指点江山的键盘侠,既看不见她敷着冰袋做腰牵的夜晚,也不在乎伪造她家人名义的带货链接——他们只想榨取冠军最后的热度。

真正的体育迷该醒了。与其争论"谁抢了谁的金牌",不如警惕那些冒充老乡的带货直播;与其盯着运动员腰围变化,不如举报假冒全爸爸的诈骗账号。给养伤的冠军留扇清净的院门,比刷一万句"加油"都实在。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向变了?很多人开始批评全红婵,又一次印证了樊振东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