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周琦夏联首秀16+7,为什么感觉不如杨瀚森的10+4呢?
杨瀚森去美国打了场球。时间是7月12日,他第一次上场,打了23分钟。拿了10分、4个篮板、5次助攻、3个盖帽、1个抢断。数据单上什么都有。
很多人看完,觉得这小伙子不错。
但马上就有人翻出了旧账。旧账的主角叫周琦。
八年前,也就是2017年。周琦也被NBA选中了,也去打了这个夏季联赛。他第一次上场,打了24分钟。拿了17分、6个篮板。数据比杨瀚森的好看。
这就怪了。
一个拿了17分,一个拿了10分。怎么看,都是17分那个更厉害。
现在大部分看球的人,心里都觉得,杨瀚森这次更有希望。
这不是凭空感觉,背后有几个很实在的原因。我们不谈那些复杂的东西,就聊点最简单、最能看明白的事。
第一件事:看的不是分数,是脑子
我们先把两个人的数据再看一遍。
周琦:17分,6篮板,1助攻,1抢断,1盖帽。
杨瀚森:10分,4篮板,5助攻,3盖帽,1抢断。
得分和篮板,周琦确实更多。这一点不用否认。但篮球场上,不只是把球放进篮筐那么简单。
关键看一个数字:
助攻。
周琦1次,杨瀚森5次。
这个差距说明了什么?说明杨瀚森在场上,不光是自己找机会得分。他还在不停地观察队友,给队友创造机会。一个身高超过2米10的大个子,能送出5次助攻,这意味着他的脑子很清楚,知道怎么让整个球队打得更顺。
这种能力,有个词叫“球商”。就是打球的智商。
一个只会自己得分的中锋,对手防起来相对简单,掐死他就行。但一个会传球、会带动全队的中锋,会让对手非常头疼。你包夹他,他能把球传出去,让队友轻松得分。
杨瀚森的3个盖帽,也比周琦的1个要多。这说明他在防守端的存在感很强。他像一道屏障,守在自己家篮下。
虽然杨瀚森得分少,但他干的活儿更多样,更全面。他让整个球队变得更好了。而得分,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第二件事:年龄不是数字,是本钱
这件事其实比第一件更重要。
我们看看他们打夏季联赛的时候,分别多大。
周琦,2017年打的时候,24岁。
杨瀚森,2024年打的时候,还不到21岁。
差了整整三岁多,快四岁了。
这四年在职业篮球里,意味着什么?
20岁到24岁,是一个篮球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涨得最快的一段时间。每一天都在进步,潜力巨大。球队看一个20岁的年轻人,就像是买了一支潜力股,他们看的是他五年后、十年后能变成什么样子。他们愿意花时间、花金钱去培养,去等待。
而一个24岁的球员,已经基本定型了。球队看他,就不再是看他的未来了,而是看他现在能不能立刻上场打球,做出贡献。他们要的是“即战力”,是马上就能用的战斗力。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对于杨瀚森,NBA球队看到的是一块璞玉,虽然现在还有瑕疵,但未来有无限可能。他们愿意赌这个未来。
对于当初的周琦,球队看到的是一个成品,但这个成品并没有达到他们“即插即用”的标准。耐心很快就会被耗尽。
年轻,就是杨瀚森手里最大的一张牌。这张牌,周琦当年已经没有了。
第三件事:一场惊艳,不代表场场如此
很多人只记得周琦首秀拿了17分,觉得很厉害。
但他们不知道后面的故事。
周琦那年的夏季联赛,打得像过山车。第一场是巅峰,后面的比赛,表现非常不稳定。有过一场比赛6次出手只投中1球,甚至还有一场6次出手全部投丢,一分未得的尴尬情况。
这说明他的状态波动很大,准一场,铁三场。
对于职业球队来说,他们不怕你得分少,就怕你不稳定。一个球员,可以今天拿10分,明天拿8分,后天拿12分。这没问题,教练知道怎么用你。
但如果一个球员今天拿20分,明天拿0分,后天又拿2分。那教练就不敢用你了。因为他不知道你哪天会爆发,哪天会隐身。这会打乱整个球队的部署。
再看杨瀚森。
他打完第一场后,紧接着打了第二场。数据没有第一场那么亮眼,但发挥依然很扎实,很稳健。在场上不慌不忙,自己该干什么活,都干得很清楚。
这种稳定,比偶尔一次的高分,更让教练和球队管理层放心。因为这代表了一种可靠性。
第四件事:走过的路,决定了能走多远
这是最核心,也最让人感慨的一点。
我们先看看杨瀚森是怎么得到这次机会的。
在宣布参加NBA选秀之后,他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于是,他踏上了漫长的试训之旅。他一个人,背着包,在美国不同的城市之间穿梭。
他一共参加了14支NBA球队的单独试训。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每一次试训,都是一次全面的考核,从体能到技术,再到对抗。每一次试训,都是一次面试,他要面对不同的教练、球探和管理人员。
这个过程,极其辛苦,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能前一家球队刚拒绝了他,他就要立刻飞到下一个城市,整理好心情,继续展示自己。
从不被看好,到一路逆袭,最终获得一份合同。这背后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这已经不是在考验篮球技术了,是在考验一个人的内心。
这条路,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拼出来的。
我们再回头看周琦。
周琦的天赋是顶级的,这点毋庸置疑。但他去NBA的时候,整个过程显得有些仓促。他背后没有一个像杨瀚森这样专业的团队,为他规划好一切。
更重要的是,在被选中之后,外界一直期待他能增重、增肌,让自己变得更强壮,以适应NBA级别的对抗。但这个过程,进展得非常缓慢,始终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样子。
在球场之外,他也遇到了一些态度上的争议。
我们不是要批评谁。只是把两个人走过的路放在一起看,就能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
杨瀚森,展现出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渴望。
他告诉了所有人,他非常想留在这里,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这种精神上的力量,往往比单纯的技术和天赋,更能打动人。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杨瀚森的首秀数据不如周琦好看,但人们却对他抱有更大期待的原因。
因为大家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最宝贵的东西:
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一颗想要变得更好的心。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