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昆吾 发表于 5 天前

巴基斯坦从中国买什么,我就从中国买什么,买回去一起打印度

2025年6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全球武器进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全部在列。孟加拉对华军购合同数量同比增长超38%,南亚安全格局正悄然生变。

<hr>一份军购清单背后的博弈

孟加拉国第七步兵师少将穆阿泽姆·侯赛因6月带队高调现身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展厅,直接点名SH-15轮式自行榴弹炮。现场,实弹射击环节吸引全部关注,弹药装填、射击、撤收流程一气呵成。代表团在技术细节、后勤保障等方面连连追问,明显带着明确采购意向。
三年前,巴基斯坦将SH-15首次部署到印巴边境,在2024年交火中实现远程高精度打击。印度山地哨所遭遇火力压制,令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孟加拉随即调整采购思路,几乎照搬巴基斯坦清单:主战坦克、K-8教练机、FM-90防空导弹、C-802反舰导弹,甚至空军也推进与中国合作,引进J-10C多用途战斗机。

每一份采购清单背后,都藏着地缘安全的隐喻。印度长期在东部边境部署“大地”系列和“布拉莫斯”导弹,孟加拉北部直接处于覆盖范围。2025年5月,孟加拉国陆军军需总局长阿布·巴卡尔·西迪克·汗少将率团访华,锁定红旗-17E、FK-3等多型中国防空系统,全面铺开多层次防空网络谈判。
<hr>“拼单”逻辑:省事、好用、实战

巴基斯坦与印度长期对峙,装备经过实战检验。孟加拉转向“抄作业”模式,原因明确:省事、降低试错成本、直接验证。中国武器出口策略迎来新机遇——老客户牵头,新客户快速跟进,形成区域化“拼单”效应。

SH-15轮式自行榴弹炮成为焦点,并非偶然。155毫米/52倍径榴弹炮,最大射程53公里,数字火控、北斗导航、远程校射等系统集成,1分钟部署完毕,3分钟撤收。每分钟发射4-6发炮弹,车载弹药27发,半自动装填,少数乘员即可操作。总重22吨,适合中型运输机空投,价格仅为法国“凯撒”同类产品的60%。
西方同类产品虽技术先进,却配套弹药、售后服务、后勤体系成本极高。孟加拉实际军费有限,对高性价比、低维护门槛的系统表现出极高兴趣。后勤体系高度本地化,零部件通用率高、耗材便宜、无需外派技术团队。





<hr>多层防空与联合体系

2025年5月的中孟军贸谈判清单浮出水面:红旗-17E野战防空系统、FK-3中程防空导弹、前卫-18A单兵防空导弹、红旗-9BE系统配套JSG-400远程预警雷达。孟加拉意图明确——构建“战术—近程—中远程”一体化防空网络。
2025年6月,中国—孟加拉—巴基斯坦三方在昆明举行副外长级会议。会议虽未明言军事合作,但“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成为关键词。三国机制化合作正式启动,多边主义和开放区域主义成为共识。

孟加拉与中国合作升级,已不止于经贸和基建领域。从火炮到防空系统、从战机到无人作战平台,一套中式联合作战体系正在成型。巴基斯坦是中国“西线铁杆”,孟加拉有望成为“东线支点”。“三线打印印度”格局浮现,印度被迫同时分兵应对东西两面压力。
印度国防部6月紧急追加T-90主战坦克和“阿卡什”防空导弹订单,东部战区加装无人侦察机、电子战系统。新德里智库分析,邻国对中国装备的深度绑定正在收紧印度的战略回旋空间。

<hr>新型安全困境

全球弹药供应链正发生变化。俄乌战场炮弹消耗激增,欧洲库存吃紧,弹药价格飙升。美国防务安全合作局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亚洲军售合同同比增长27%,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亚国家纷纷加大本土武器研发与采购力度。
孟加拉选择中国装备,看重的不仅是价格,更在于低技术门槛与自主可控的后勤体系。法国“凯撒”、韩国K9等西方产品虽有高配,但后勤深度捆绑,一旦动荡,零部件与弹药极易断供。中国装备本地化适应性强,适合腹地狭长、地形复杂的孟加拉国情。

印度正加速推进本土化武器生产。2025年6月,“布拉莫斯”巡航导弹新一轮增产协议签署,电子战与无人作战平台批量列装东部边境。印度国防部还在推进“阿卡什-NG”新一代防空系统部署,试图缓解多线安全压力。
<hr>军备竞速:区域格局悄然重塑

俄乌冲突影响外溢,弹药供应成为全球焦点。美欧库存下滑,南亚各国军备采购计划被动调整。孟加拉的“巴基斯坦买什么,我就买什么”,看似简单,实则精准规避了技术、资金、后勤三大风险。

区域安全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防务出口深度绑定南亚,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成为“朋友圈”关键节点。印度则加大与美欧的防务合作,寻求高端技术与装备突破。每一笔军购合同,都是大国博弈下的地缘选择。
中孟巴三边合作机制落地,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联动成为新常态。区域博弈从单一军备竞赛,转为多层次、多维度竞争。印度安全专家普拉文·萨瓦尼认为,印度未来必须应对“东西两翼”压力,单纯依靠传统战略已难以奏效。
<hr>非对称优势谋求实效

孟加拉对印安全压力并未缓解。印军东部边境部署“大地”“布拉莫斯”导弹,孟加拉北部处于火力压制之下。SH-15等高机动、快反应火炮系统,成为“非对称应对”的核心装备。数字化火控、快速转移、远程打击,配合新型防空体系,极大提升孟加拉反击能力。





孟加拉的采购逻辑极为现实。武器经巴基斯坦实战检验,降低采购风险。中国装备的低成本、易维护、高适配性,成为南亚中小国家“买得起、用得上”的理性之选。美欧防务分析师认为,南亚正进入“拼单时代”,老客户带新客户、装备体系高度一致,增强了联合行动能力。
<hr>区域互动:大国视角与本地选择

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2025年6月在国会听证会上直接警告:“中印军备竞赛已进入加速期,南亚新一轮冲突风险加大。”美国国防情报局报告显示,2025年南亚各国军费、军购预算创历史新高。中国防务出口激增,印度本土技术研发投入也在攀升。
欧洲防务分析师指出,俄乌局势将“安全焦虑”外溢至南亚,区域安全合作机制更加复杂。中国、孟加拉、巴基斯坦三国合作虽不针对第三方,但给印度带来巨大地缘压力。弹药、技术、后勤体系的连锁反应,促使区域各国加速本地化生产与多元化采购。
参考资料:巴基斯坦从中国买什么,我就从中国买什么,买回去一起打印度
2025-07-12 09:58·军情作家陈曦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基斯坦从中国买什么,我就从中国买什么,买回去一起打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