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加越南南方解放50周年,越:118人践踏黎笋大道,威慑美国
2025年4月30日,越南为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在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黎笋大道举行了东南亚地区多年来最大规模的阅兵,前来参与本次阅兵的外军有老挝、柬埔寨两国军队。显然,越南有意利用这次规模庞大的阅兵仪式秀一秀“肌肉”,以提升本国在印支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政府还特意邀请了中国参与此次五十周年解放阅兵。要知道,中国与越南曾在1979年到1989年之间大动兵戈,杀得死去活来,直到1991年两国弭兵休战后,两国才算恢复了正常的邦交。可三十多年来,我国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仍像旧纠纷不断……此次越南邀请我人民解放军出席阅兵仪式,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为了表达重视,我国方面派出了118名军人参与此次越南的“南方解放50周年”阅兵仪式。谁料,越南官方主流媒体《越南时报》竟在报纸和网站上宣称:“中国刻意派出118人,旨在践踏黎笋大道,并威慑美国。”
我国本着结善友邦的诚意派仪仗司利大队而来,怎么反倒被越南媒体泼脏水污蔑呢?事情的起因还要从胡志明市的这条“黎笋大道”说起。
一、黎笋大道
黎笋大道之于越南胡志明市的地位和意义不亚于八一大道之于南昌。如此重要的一条道路,以越南前领导人“黎笋”命名,主要还是因为在越南历史中,黎笋被赞誉为越南的“统一英雄”。
1975年4月30日,在以黎笋为核心的越共领导下,越军解放了西贡(今胡志明市),灭亡了南越的吴廷琰政权。
彼时的西贡作为南越政权首府,有着不少美国机构驻扎于此。1975年时,南越总统府“独立宫”和美国总领事馆都坐落于这条“黎笋大道”上。北越军队解放西贡后,美国总领事馆自然不可能再开下去,只好关门大吉,可总领事馆旧址却一直保留着,直到现在。
越南部分媒体称中方派遣118名军人的目的之一是威慑美国,便是指责我国有意在位于该大道的美国总领事馆旧址前展示武力。
而越南媒体之所以认为中国派遣118名军人是为了羞辱前越南国家领导人黎笋还有一个原因——2025年恰好是黎笋诞辰118周年。黎笋于1907年出生于越南广治省兆丰县,1969年,胡志明逝世后,担任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成为了越南最高领导人。
失去了胡志明的压制后,成为执政的黎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屡次三番和真心实意援助越南的我国作对。
早在1975年前,尽管需要我国的支持对抗南越政权,黎笋仍向我方领导人明确表示:“我们要战胜美国,关键在于不能畏惧美国,但同样不能畏惧你们中国和苏联”。语气之强硬,可见一斑。
果不其然,1975年,越南完成南北统一大业后,黎笋就开始在国内酝酿反华浪潮。
二、反华之人
黎笋在其执政时期,也即1969年至1986这十七年间,背信弃义,丝毫不顾及我国曾援助越南革命的情谊,施行疯狂排华的极端政策,将整个越南拖入了深渊。
1974年,黎笋撕毁承认中国南海主权的协议,强占了南沙96%的岛礁,还提出19项证明越南对西沙、南沙主权的文件,试图将越南的侵略行为“合法化”。
四年后,黎笋施行“净化边境”政策,下令没收华人资产,封闭华人银行和企业,后期演变为直接驱逐华侨,导致在越华侨从180万锐减至90万。除此外,黎笋还宣称“华人是第五纵队”,以此来煽动越南国内的京族对华人的民族仇恨。
在柬埔寨战场失利后,黎笋为转移矛盾,又蓄意制造中越边境冲突,甚至策划“庭毫山事件”栽赃我国“入侵”越南,遭邓小平以国际调查揭穿。邓公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南这个小朋友不听话,该打屁股了。”
为对抗我国,黎笋引狼入室,出卖越南国家利益,沦为苏联棋子。1978年11月3日,越南与苏联签订《越苏友好合作条约》,将金兰湾军事基地租予苏联,使越南成为苏联在东南亚的“反华前哨”。苏联则支持越南狂妄地挑衅中国主权,甚至入侵中国,导致越南陷入十年战争泥潭。
1979年年初,越南国内叫嚣着“打到友谊关吃早饭,进南宁过春节”,最终引来了我国发动自卫反击战的雷霆惩罚!
越南同我国鏖战十余年,最终还是落败于老山,只得由越南总理范文同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文灵这两位一、二号人物亲自飞抵成都和谈服软。
三、蓄意污蔑
自1991年中越两国达成和解以来,许多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越南右翼媒体始终认为向中国低头认输是最大的错误。于是,越南右翼媒体将黎笋这个越南共产党历史上唯一敢与中国对抗的领导人奉为圣人一般的存在,认定黎笋是越南反抗中国扩张主义的关键人物。
此次越南大阅兵,我国派遣118名士兵出席,正是这帮越南媒体泼脏水污蔑我国此举有意践踏越共前书记黎笋的尊严,是对越南的蓄意羞辱!殊不知,我国对黎笋的敌对态度源于他的扩张野心和战争行为,而非针对越南。
越南官方在解放南方50周年纪念中却刻意回避提及黎笋的名字,转而邀请中国军人踏上这条“黎笋大道”,也被这些越南右翼媒体视为对其前辈领导人的极大不敬。
有分析人士指出,越南官方在“南方解放”50周年纪念中回避黎笋,转而邀请118名中国军人在黎笋大道受阅,这或许源于越南为应对美国关税压力,被迫寻求中国支持的政治选择,使黎笋成为了战略妥协的牺牲品。
1986年黎笋病逝时,越南已沦为全球最穷国之一。黎笋的葬礼冷清收场,与胡志明逝世时举国悲恸形成鲜明对比。今时今日,越南教科书更是将黎笋描述为“犯错的领导者”,其扩张政策被定性为脱离国情的冒险,显然是有意淡化曾经那段战争。
越南媒体指责站在“黎笋大道”上参与阅兵的118名中国士兵,其本质不过是越南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投射。真正践踏越南未来的,恰恰会是这一帮人。黎笋集团当年的民族主义霸权迷梦让越南付出了50万生命、20年发展的代价,至今仍在消化苦果。
重走老路不会有好下场……所幸越南政府没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裹挟,而是理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和越南是世界上所剩无几的两个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两国毕竟曾经共同战斗过多年,因此,双方应当以战略的高度从大局出发,花大气力解决两国间存在的问题,加大合作力度,巩固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共同迎接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挑战。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