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谈中越战争:一代人的牺牲和贡献,换来的是40年的经济滞后
1979年2月17日,中国边境传来一声怒吼:“开火!”中越战争拉开序幕。越南老兵阮文雄回忆:“我们扛着枪,心想保家卫国,谁怕谁啊?”可这场不到一个月的冲突,却让越南的经济命脉断了气。战火烧毁了工厂、农田,留下一片废墟。40年后,越南才勉强爬出泥潭。
这一代人用血汗换来的,竟是国家的经济停摆?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经济倒退40年
1979年的中越战争像个不速之客,一脚踹塌了越南北部的经济大厦。28天里,谅山、老街、高平这些工业和农业重镇被炸成废墟。80%的矿山和工厂报废,铁路和桥梁成了一堆废铁,物资运不出去,田地也荒了。
越南官方数据挺吓人:1979年粮食产量从1700万吨暴跌到1309万吨,少了整整23%。结果呢?1980年代初,肚子饿得咕咕叫的人到处都是,联合国说,1981年跑路的难民超50万。
工业也好不到哪去。北部电力一断,机器全歇菜,产值从1978年的100%掉到1980年的40%。工人没活干,粮食加工厂关门,连牙膏都挤不出来。
军费倒是年年涨,1980年代占预算30%以上,学校和医院?没钱修!结果,泰国、马来西亚忙着搞工业园区,GDP蹭蹭涨到7%-10%,越南却像乌龟爬,3%都费劲。
错过经济快车道的越南,直到2020年人均GDP才摸到3500美元。泰国1990年代中期就到了这水平,越南整整晚了30多年。战争这账单,真是贵得让人想哭。
野心太大,摔得太惨
越南跟中国本来是“哥俩好”,抗美时中国送枪送钱,连部队都派去帮忙。可1975年统一后,越南领导人黎笋脑子一热,觉得自己能当东南亚老大。
结果呢?跟苏联抱团,1978年签了个25年友好条约,拿了6亿-8亿美金的军援,腰杆子硬得不行。
硬归硬,麻烦也来了。越南开始排华,把16万华人赶出去。这些人可是北部经济的中坚力量,跑了之后工厂没人管,技术全废。《纽约时报》1979年说,45万华人逃难,15万直奔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不说,还把中国惹毛了。
更狠的是,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踹翻了中国支持的红色高棉。这下中国忍不了了,1979年2月17日,22万解放军杀过来“教训”越南。越南领导层还以为靠苏联撑腰就能横着走,结果发现:野心太大,摔得越惨。这场仗怎么就打成了经济自杀?
28天砸烂一切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国军队兵分两路,东线冲谅山,西线扑老街。28天打得天昏地暗,越南北部90%的军事设施和交通线全毁。越军死伤5.7万,城市像被推土机碾过。
工厂停摆,80%的矿山成废墟,粮食产量直接腰斩。农民跑光了,田里长草没人管,1980年代初饿肚子成了常态。
仗打完还不消停。1979到1989年,老山、者阴山的小仗没断过,越军又搭进去10万人。政府只好拼命养兵,预算30%砸在军队上,重建城市?想都别想。28天砸烂了家底,后面10年还在还债。这日子,怎么越过越穷?
醒得太晚
越南历史学家杨国忠一拍桌子:“这场仗全是领导瞎搞!”黎笋想当霸主,结果把国家带进坑。
直到1986年他去世,新领导阮文灵才搞了个“革新开放”。农民分到地,粮食产量蹭蹭涨,1989年还成了稻米出口大国。工业也松绑,外资进来,1991年跟中国握手言和,2007年加入世贸,经济终于喘口气。
可40年的窟窿不是一天补的。1986年越南人均GDP才100美元,泰国都700美元了。2020年好不容易到3500美元,泰国早跑去7000美元。杨国忠说:“别光吹英雄,忘了教训。”战争没赢家,和平才是真金白银。
结语
1979年的中越战争,短得像个笑话,惨得让人笑不出。一代人扛枪上阵,换来的是40年的经济荒漠。
越南爬出泥潭用了半辈子,可那一代人的青春呢?全埋在炮火里了。历史的账单,谁来买单?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