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史天绪 发表于 4 天前

以后的仗没法打了,巴基斯坦邀请中国专家,把印度导弹拆了个精光

前言

虽然印巴对峙温度下降,但全球媒体对于印巴“导弹门”事件的关注热情依然高涨。
当时据巴基斯坦军方公开证实,数枚最新型印度远程精确打击导弹被成功拦截,一些可供研究的核心部件也被回收。
官方用词极为克制,民间解读却一针见血:印度的“家底”被看光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5・7空战收获

从现在披露的消息来看,被拦截的包括印度吹了好多年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还有从法国买来的“斯卡普”隐身巡航导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风暴阴影”。
而这些被打下来的,据说残骸保存得还相对完整,像“布拉莫斯”的雷达导引头,“风暴阴影”的穿甲弹头和红外制导组件,还有哈洛普无人机的通信模块和主控单元,都没被爆炸彻底毁掉。

巴基斯坦军方反应也快,当场就把这些残骸收了起来,还拉上中国的电子、航空和武器专家一起研究,专门组了个联合技术小组拆解分析。
大家应该清楚,这些核心部件就像武器的“身份证”和“说明书”。
比如雷达导引头,里面藏着导弹怎么找目标、怎么锁定的秘密;红外制导组件能看出它是怎么识别目标、怎么避开干扰的;通信模块和主控单元里,可能藏着无人机怎么接收指令、怎么自主判断攻击时机的逻辑。

把这些研究透了,就能反向推导出这些武器的技术底细,比如它们的雷达信号特征、导引算法、抗干扰能力,甚至是通信时用的密码和协议。
更何况这几款武器在印度军队里的地位可不一般。“布拉莫斯”是印度跟俄罗斯合伙搞的,号称能飞3倍音速,不管是战斗机、军舰还是陆地上的发射车都能用,印度一直吹它是“三军通用的拳头武器”。

“风暴阴影”更不用说,英法联合研制的隐身巡航导弹,能低空隐身飞行,还会自己规划复杂路线绕开防御,是印度阵风战机执行纵深打击的核心弹药,平时宝贝得不行。

这几款武器合在一起,基本就是印度对外打击的“强大力量”了,可现在这些“底牌”被人拿到手里一点点拆开看,要是中巴真把这些技术摸透了,以后巴基斯坦再碰到这些导弹,就能提前知道它们的弱点在哪儿。
到那时候,印度这些曾经吓唬人的武器,可能就成了摆设。
不过或许会有人问,把这事说的未免也太严重了吧?印度用别国武器不就行了?

外购武器有问题

诚然,印度确实能从别的国家买武器,而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
什么俄罗斯的战斗机、法国的潜艇、美国的直升机、以色列的无人机,五花八门的什么武器,在印度武器库相当的杂。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之前就统计过,2013到2017年,全球12%的武器进口都被印度包了。

就算到了2017到2021年,它也还在大量买,其中46%来自俄罗斯,27%来自法国,12%来自美国。
光看这些数字,就知道印度对进口武器有多依赖。
可买得多了,麻烦其实也跟着来了,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万国牌”武器不兼容。

不同国家的装备,技术标准、操作系统、通信协议都不一样,比如印度从俄罗斯买的苏-30战机,想挂法国的导弹,就得改接口、改软件,不然根本用不了。
也就是说,这种“1+1小于2”的情况,让印度花大价钱买来的先进装备,实战效果打了折扣。
而更让印度头疼的是,就算买到了好武器,印度也未必能用好。

就拿5・7空战里的法国阵风战机来说,这可是法国的明星产品,隐身性能好,能挂“风暴阴影”导弹打纵深目标,还能超视距作战。
印度当初花高价买它,就是觉得有了这玩意儿就能压过巴基斯坦的空军。
可实战里呢?被巴基斯坦用中国出口的歼-10C战机,搭配霹雳-15E导弹给打下来了。央视都报道了,印度这次至少损失了5架战机。

这事儿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毕竟阵风战机的名声摆在那儿,但仔细想想,武器厉害不代表使用者厉害。
毕竟阵风战机再先进,也得靠飞行员的技术、地面的指挥、体系的配合才能发挥作用。
可印度空军似乎没把这些理顺,有西方专家就说,印度空军在战术和计划上的失误,可能比中国武器进步的影响还大。

所以印度现在的情况就是,手里握着一堆先进武器,却像捧着一堆零件,怎么把它们组装成能打胜仗的体系,到现在还没搞明白。
自主研发雄心勃勃却步履维艰

既然买别人的武器问题这么多,那印度自己搞研发行不行?
按理说,这确实是条正路,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武器性能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
可这条路,印度走得实在太坎坷了。

印度搞自主研发的历史不短,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搞“光辉”战斗机,当时喊的口号挺响,说要造出亚洲最先进的战机。
结果呢?这项目磨了33年,直到2016年才正式服役,而且到现在都没法批量生产。
印度军方自己都看不上,说它性能不达标,能带的武器和燃料少得可怜,作战能力几乎可以忽略。

更有意思的是,服役的时候还请了印度教僧侣来“开光”,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无奈——连自己人都对它没信心。
印度也想过靠“联合研发”积累经验,然后自己搞出口。
之前有报道说,印度想把“布拉莫斯”导弹卖给越南,还说有七八个国家感兴趣。
可这次“布拉莫斯”的残骸被中巴拿去研究,核心技术可能保不住,以后谁还敢买?
就算卖出去了,人家发现这导弹很容易被拦截、被干扰,印度的军贸招牌可就砸了。

那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关键感觉还是得自己强大起来,而莫迪就提出“印度制造”计划,还说要在未来5年把278亿美元的进口武器换成国产的,甚至想建国防工业走廊,扶持本土企业。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印度的军工企业,大多还在做军服、枪械这些基础装备,稍微复杂点的通信设备、火炮、战车,尤其是飞机、导弹,水平都跟不上。

更麻烦的是,印度国内的产业链也不完整。
造导弹需要特种材料,印度可能得进口;造雷达需要先进芯片,也得靠进口。
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自主研发”,其实还是离不开别人的技术支持。

结语

一边是外购武器不兼容、用不好,一边是自主研发拖后腿、不顶用,印度的武器困境,其实是它军工体系薄弱的集中体现。
这次导弹残骸被研究,不过是把这个问题更显眼地暴露出来了而已。
要是解决不了这个根本问题,别说和中国比,恐怕连巴基斯坦都越来越难应付。
参考资料:

新华网-印度武器装备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寻求自产遭美施压

界面新闻-印度:世界最大武器进口国欲转型“33年磨一剑”尚无法量产

大象新闻-印度“大国梦”碎一地,中制武器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参考消息-印媒称布拉莫斯导弹具有“毁灭性”威力多国有意购买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后的仗没法打了,巴基斯坦邀请中国专家,把印度导弹拆了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