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基本是华人,为何一独立就废除汉语?李光耀:汉语有个劣势
六十年代新加坡华人占七成,李光耀却把汉语废了。这操作当时就炸了锅。
明明华人占大多数,非得逼着全民说英语。
老李撂狠话:“除非把我打倒,不然必须执行!”
现在看这事真是一把双刃剑。
英语确实帮新加坡接轨国际,裕廊工业区十年就搞出电子产业,GDP年均涨9%。
但代价是整整两代人跟祖辈文化脱节。
南洋大学直接关停,华文课变选修,传统节日差点成了博物馆里的摆设。
最讽刺的是什么?
老李自己就是广东客家华人。
他嘴上说“汉语太难学”,实际打的是经济算盘——小国要活命,只能跪舔外资。
可当年街头抗议的华人说得更直白:“这不就是数典忘祖?”
现在新加坡年轻人满嘴英语,看华剧得靠字幕。
双语教育搞了半个世纪,结果2024年人口普查显示,家里主要说英语的占48.3%,比讲华语的还多。
旅游局拼命推唐人街当旅游招牌,本地人倒觉得像主题公园。
有网友说得扎心:“当语言变成生意,文化就成了赠品。”学英语能当饭吃,但吃了几十年洋快餐,总有人想尝尝家里的白粥咸菜。
最近几年春节庙会人挤人,华语补习班悄悄涨价,倒是很诚实。
这事没法论对错。
当初不搞英语,新加坡可能还在卖橡胶。
可硬切母语的后遗症,现在社区中心天天开“寻根讲座”也补不回来。
老李的赌局赢了经济,但输掉的东西,可能得用下一个六十年来找补。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